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
A、地壳张裂作用
B、地层沉陷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图中的洞穴在沉积岩石灰岩附近形成的,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经过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解答: 解:A.地壳张裂形成图中的断层构造,图中的洞穴在沉积岩石灰岩附近形成的,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经过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故不符合题意;
B.地层沉陷使得图中的褶皱下降,砂岩在表面沉积,图中的洞穴在沉积岩石灰岩附近形成的,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经过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故不符合题意;
C.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图中的洞穴在沉积岩石灰岩附近形成的,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经过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故正确;
D.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图中的洞穴在沉积岩石灰岩附近形成的,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经过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内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结合题中的信息解题,
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当五星红旗在月球的第一张照片传回地球时,远在美国旧金山(38°N,122°W)的华人华侨激动的热泪盈眶,他们第一时间目睹这一盛况的当地时间是(  )
A、14日5时11分
B、15日 15时 41分 49秒
C、15日13时11分
D、15日 7时 41分 49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22-23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
C、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
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以下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是(  )
A、花岗岩B、砾岩
C、玄武岩D、大理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关于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背斜常形成山地,所以山岭定是背斜
B、向斜常形成谷地,所以凹地定是向斜
C、向斜也可成山,背斜也可成谷
D、断层上升的岩块也可以成为谷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分别是:
地形:甲是
 
,乙是
 

地质构造:甲是
 
,丙是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处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