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四川汶川县(31.0°N,

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破坏性巨大。?

材料二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        的研究而得到的。

(2)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3)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人们的感受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4)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         ,B为       ,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特征:横波             ;纵波                   

(5)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        ,D+E       ,F+G        

(1)地震波        

(2)   A   

(3)  D  

(4)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5)   地壳       地幔       地核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环境保护】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18日,192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及政府首脑在哥本哈根参加了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商定新的协议。

材料二:中国近50年平均气温变化分布图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请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

 (2)说明近5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与西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差异及成因。

(3)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为实现减排目标、走低碳之路献计献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8分)

2010年10月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海心沙岛隆重闭幕。作为广州亚运承办理念的“数字亚运”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将载入亚运史的辉煌史册。“数字亚运”的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亚运相关场所都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得丰富的、多语言智能化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亚运会期间,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之一的中国北斗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和欧洲“伽利略”一同为世人提供了全方位的高质量的服务。

(1)数字地球最主要的支撑技术主要是什么?

(2)中国北斗、美国GPS等可提供哪些信息?主要功能是什么?

(3)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数字亚运”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2009年12月7~18日,192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及政府首脑在哥本哈根参加了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商定新的协议。
材料二:中国近50年平均气温变化分布图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请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2分)
(2)说明近5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与西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差异及成因。(2分)
(3)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为实现减排目标、走低碳之路献计献策。(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新浙江网2007年11月14日电:连接黑海与亚速海的刻赤海峡11日遭遇猛烈风暴后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在风暴中沉没的一艘油轮泄漏了2000吨燃料油,俄罗斯新闻社12日援引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官员的话说,目前刻赤海峡12公里长的海岸已被污染,3万只海鸟已死亡。
材料二: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交界处,曾是世界第四大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对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水资源过分利用和浪费,造成注入咸海的水量大幅下降。目前咸海的水量仅为历史最高记录的四分之一,湖面面积缩小了一半,水位下降了19米。咸海的自然生态危在旦夕,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材料三:世界某一地区图

(1)图示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量最丰富的地点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3)B海区及其附近地区蕴藏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如果我国从该地区进口此种资源,应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_,通过该运输方式运进我国,最先到达的省区是________。
(4)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C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产生了________环境问题,在开垦的同时,引大量河水灌溉,又带来了是________环境问题,简要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凤凰华鑫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8分)
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广东缺100万民工”,“珠三角惊呼民工短缺”。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和4个市的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关领导都认为广东省劳动力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就业难与个别企业招工难并存,“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同在;而且表示,广东省的确缺少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但是从来不缺少普通民工。
由于劳动力市场仍然供大于求,许多民工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纷纷打道回家。
“回流”,不是自动离弃造成的荒缺,而是被动淘汰后的黯然退出。只是在他们退出之后,高素质的、能满足现实需求的民工尚未及时补上。
由此笔者想到社会学家孙立平的“断裂社会”理论。他认为中国目前的社会是一个断裂的社会,断裂的各层处于不同的发展时代,新创造出的工作位置并不会给失业或下岗者提供多少就业的机会。就拿这次“民工荒”来说,在民工和高素质劳动者之间,又形成了断裂,这是一种“知识断裂”。“断裂”的社会,使经济状况悬殊的各阶层无法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因此导致“知识断裂”。而“知识断裂”的结果之一,就是民工“回流”,就是“民工荒”惊呼。“民工荒”是假的,“知识断裂”的残酷现实却是真真切切的。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三条)(3分)
(2)造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民工的盲目流动给城市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造成民工“回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改变由“知识断裂”而导致的“民工荒”?(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