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地震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对抗震救灾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引起狂风、暴雨,致使电信中断,房屋倒塌
B.地震引起水库、湖坝崩塌给下游地区造成洪水危害
C.地震引起滑坡、泥石流阻断交通,增加救援人员和物资运输的难度
D.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危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A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地震引起水库、湖坝崩塌给下游地区造成洪水危害;地震引起滑坡、泥石流阻断交通,增加救援人员和物资运输的难度;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危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震属于地质灾害,一般不会引起气象灾害如狂风、暴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1951一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9分)
(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多种形式的自然灾害。下列灾害链表达错误的是(  )
A.寒潮→低温→霜冻           B.台风→风暴潮→洪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能够正确表述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是
A.由于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对自然的影响不断加大,所以目前自然灾害增多主要是人类活动不断加强导致的
B.各类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的频繁发生,实际上是自然对人类发展活动的报复
C.某些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分布范围不断加大、危害增强,实质上与人类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直接相关
D.某些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海啸等,发生剧烈,危害重大,对人类来说是难以避免和防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容易出现(     )
A.南涝北旱B.北涝南旱C.西涝东旱D.东涝西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04年12月26 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问题。
小题1: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
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海底塌陷引起的
小题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
A.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C.围海造陆D.增高海岸堤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问题诱发的渐发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B.泥石流C.滑坡D.地面沉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森林覆盖率减少,直接导致的生态问题是 (  )
A.木材产量减少
B.火灾、水灾频繁
C.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珍稀动物种类濒临灭绝
D.不利于森林更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7年6月3日5时34分56秒,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北纬23.0,东经101.1) 发生6.4级地震,震中在宁洱县城老城区,震源深度仅为5公里。震中位于宁洱县同心镇,距离普洱市二十七公里。目前,地震造成灾区断水断电,农村房屋普遍倒塌,移动通信信号中断。普洱通往宁洱县的交通中断,滚石随处可见,公路已变形成台阶状。读材料和图,完成10-13小题:

小题1:云南是我国的地震多发省份,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小题2:这次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大的原因有
①震源浅 ②位于旅游景区 ③震中及附近人口密集 ④该地工业发达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滚石随处可见,公路已变形成台阶状”反映了同时引发的灾害有
A.岩崩、滑坡B.滑坡、泥石流C.岩崩、泥石流D.雪崩、滑坡
小题4:“公路已变形成台阶状”反映了
A.挤压断裂B.挤压成褶皱C.拉张断裂D.外力作用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