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能源 B.原料
C.技术 D.市场
2.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A.企业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B.技术协作带来了企业间的集聚
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物质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1.B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各产业之间的物质联系和物质流动可看出,制糖厂是众多物质流入地和流出体,可知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是制糖厂,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影响制糖厂的主导因素是原料,(图中信息也显示出该制糖厂制糖使用的原料是甘蔗),B项正确。
2.根据示意图可知,该生态产业园区中企业的集聚,使得“废物”资源化,降低了运输成本,且从整体上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是为了避免市场的竞争,A错误;该生态产业园区中制糖厂、化肥厂、发电厂、纸浆厂、造纸厂、水泥厂、酿酒厂之间生产工序和技术差异较大,不可能是由于技术协作而聚集,企业的集聚主要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原材料供应联系,B错误;企业彼此间没有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C错误;该生态产业园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蔗田、养鱼场(第一产业)和其它工厂(第二产业)的联系, D正确。
考点:工业地域的形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团队来完成。从发展中国家来看,近十几年承接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的发展中国家数量激增,已成为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上重要承接方。其中下图所示国家(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每年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该国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1)据图简述所示国家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向。(6分)
(2)简析该国国际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的优势条件。(6分)
(3)简要说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给该国产业经济带来的有利影响。(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九校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10 年和2013 年产业结构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产业发展限制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B.第二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C.第一产业比重太低,结构不合理
D.该市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玫瑰图,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淮河
D.松花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原因。(4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表我国2011年年末人口构成表和下图“我国1990~2010年总人口、城镇人口、乡村人口数量及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 图中①~⑤变化线分别表示城镇人口数量与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是:
A. ④① B. ⑤①
C. ②⑤ D. 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厄尔尼诺 B.环境污染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6月22日至9月23日:( )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短→长→短
B.汕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低→高→低
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扩大
D.地球经过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质构造简图,图中ABCD四处属于向斜的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