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题。
【小题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 B.地形 | C.纬度位置 | D.洋流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
A.常绿阔叶林 | B.常绿硬叶林 | C.针阔叶混交林 | D.草原 |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小题1】该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根据题干中信息“45°N”和“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可知图示区域西部降水多、东部降水少,体现东西差异,故排除C。可知该地应位于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和沿岸暖流影响,但是图像中有“山脉”呈南北走向,且“距海岸约180千米”,说明离海近,故排除A、D。图示区域位于45°N,位于西风带,距海(180km)较近,西侧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植被较好,东侧为山地背风坡,降水少为高原荒漠,所以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小题2】该题主要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空间定位。从上题中的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亚欧大陆西部或北美大陆西部,排除A、C。“距海约180千米”说明在沿海地区,结合基本知识“亚欧大陆西部以平原为主和北美大陆西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故排除B,该地位于西风带,西侧植被较好,东侧为高原荒漠,说明距西侧海洋近,因此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小题3】该题主要考查气候和植被的分布。结合以上两题,可知该区域位于45°N的北美大陆的西部,纬度较高,为温带地区,故排除A和B,降水较多,不可能为草原,故排除D。结合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典型植被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局部地区可能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出现针阔叶混交林,该区域位于45°N纬度较高,且位于山区,海拔较高为针阔混交林,故选C。
【考点定位】该题组以图像为载体,考查世界地理、气候和自然带。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川气东送”工程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1700 千米。“川气东送”可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偷、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根据右图回答题
【小题1】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③ 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 运输线路短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
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毗邻“珠三角”地区,两区域可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共同发展。读右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
A.京广线、京沪线 | B.京九线、京沪线 |
C.京广线、京九线 | D.焦柳线、宝成线 |
A.热量、光照 | B.光照、水 |
C.水、地形 | D.地形、土壤 |
A.大量廉价劳动力 | B.充足的农林产品 |
C.丰富的矿产资源 | D.资金和技术支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题。
【小题1】下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
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
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常见的天气系统,不同的天气过程与天气系统有关。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上图天气系统的判读对应正确的是( )
A.A是反气旋B是气旋 | B.A是低压系统B是高压系统 |
C.C是暖锋D是冷锋 | D.C是准静止锋D是冷锋 |
A.图A天气系统中心控制下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
B.图B天气系统中心控制下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
C.图C中乙地此时是阴雨天气 |
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
A.图A天气系统 | B.图B天气系统 |
C.图C天气系统 | D.图D天气系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图完成题。
【小题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回答题。
【小题1】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完善预警系统 | B.围海造田 |
C.修筑沿海堤坝 | D.建防护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小题1】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题。
【小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 B.黄淮平原 | C.辽东丘陵 | D.闽浙丘陵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