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3.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
①扩大播种面积  ②提高机械化水平  ③选用优良品种  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分析 根据图示:甲地位于东北平原,丙地位于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纬度低,水热资源充足,但地势崎岖;而东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拥有肥沃的黑土,土壤肥沃,但纬度高,热量不足.

解答 解:乙地区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地区农业发展主要的生态问题是风沙、旱涝、盐碱严重,所以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是选用优良的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扩大播种面积,不能提高单产量;提高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是单产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解题的关键是首先能进行区域准确定位,结合自然环境特征,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农业生产等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天体按距离太阳远近,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的是(  )
A.水星、金星、土星、天王星B.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
C.地球、金星、土星、海王星D.土星、火星、海王星、天王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11月8日当地时间凌晨4点多,台风“海燕“从菲律宾东海岸登陆,然后由东到西横扫该国中部多个地区.此次台风造成大规模破坏,死亡人数达上万人.
材料二局部地区气压分布状况图(等值距为4hpa).
(1)描述台风过境菲律宾中部前后风速变化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该国预防台风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国拥有70多种矿产资源,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乌克兰植被和土壤分布图.

材料二图2为卢茨克、基洛夫格勒、格尼切斯克三地的气候直方图.
(1)乌克兰自然带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西北-东南方向更替.其形成原因是受纬度位置和地势影响,自北向南气温升高;受海陆位置影响,自西向东降水减少.
(2)据材料分析乌克兰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并阐述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3)第聂伯河的航运价值较高,试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甲、乙两图中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自然因素分别是(  )
A.机械化水平高;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地广人稀;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地势平坦;热量充足
D.土壤肥沃;光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未来5年,“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完善基础设施,找准发展方向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基础.
简述贫困地区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向以及对扶贫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读美国本土混合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农业是以种植业 业与畜牧 业并重的农业生产类型.
图中混合农业分布在美国的东南 部.
( 2)该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按投人状况分,属于集约 (填“集约”或“粗放”)型农业;按产品用途分,属于商品  (填“商品”或“自给”) 型农业.
(3)该农业的种植方式为轮作   (填“轮作”或“间作”),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 良性发展,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是互补的,可合理安排农时,灵活调整生产对象,应对市场 变化,保证农场收人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措施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是(  )
①北京为河北提供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
②天津向北京转移高技术产业,向河北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河北利用资源、劳动力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和资源型产业
④北京发展成高技术产业、文化产业为主的知识型区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分析图中②、③两处地貌类型的成因,并简述由此体现出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