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特点。为了在“做中学、做中悟”,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测定当地地理坐标的实践活动。根据下列实践报告,回答问题。

地理实践报告

活动主题:测定地理坐标……

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

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

安装方式:如图。A为量角器直线边投射的日影,AB⊥PA。

测量日期:2013年12月22日。

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

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1时56分时角β最小,为54°26′。

……

(1)据资料推算当地的地理经纬度。

(2)说明当地该日的日出、日落方向和太阳直射地的日出、日落方向。

(3)分析该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4)在下图上画出当日的太阳光照侧视图(C点当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要求绘制并标注:地轴、晨昏线、太阳光线、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极昼极夜区域界线(纬度),并用斜线图例表示夜半球。

【答案】(1)121°E,31°N

(2)东南 西南; 东南 西南

(3)该日北半球各地均为夜长昼短(或均为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均为极夜。

(4)绘图

【解析】

本题考查地方时计算的逆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冬至太阳日出和日落方位、冬至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太阳光照图的绘制;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简单的绘图能力。

1)由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156分时角β最小”可知,当地正午时分的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156分,比北京时间早4分钟,经度大,故该地的经度为121°E。测量结果中的β角为54°26′,则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5°34′,两者关系互余;再由测量日期可知,该日为冬至,太阳直射23°26′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90°-(P点纬度+23°26′)求得,P点纬度为31°N。因此当地的经纬度为(31°N121°E)。

2)观测日期为201312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除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地区外,均为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因此当地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直射地也为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3)该日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且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还出现了极夜。

4)地轴应与图中的赤道垂直;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应为23°26′,并与过C点的太阳光线垂直;过C点作与赤道平行的线段,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23°26′S);过晨昏线与图示经线圈的交点,作与赤道的平行线段,即为极昼极夜区域界线(66°34′N66°34′S);夜半球与太阳光线处于晨昏线的两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看下列一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中MON表示晨昏线(O为其中间点且一年中有一天出现极昼),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材料二 图乙为图甲中O点某日太阳视运动图

材料三 图丙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材料四 图丁为“某住宅小区部分楼群图”

材料五 下表为“李先生家不同节气采光时间表”

(1)图甲中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全球昼夜长短空间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

(2)图乙中日期对应地球在图丙中的_______________位置,此时图甲中O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__,图丙乙位置代表日期往后近一周海口(200N)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

(3)李先生家住在图丁所示小区的2号楼一层。结合图表资料,说出一年中李先生家采光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产生这种规律的原因。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全天无采光的情况出现,请你为建设新楼盘提出两点建议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8年11月26日凌晨,蚌埠市出现雾霾天气,能见度普遍低于200米,这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左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下图为城区某处建筑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雾霾对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①减弱B.③不变C.②减弱D.④减弱

2从全球来看,与全球变暖相关的是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其三条主要支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与和田河。沿岸绿洲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

读下图、表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塔里木河下游区来水量明显小于三条支流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干旱,温度高,蒸发旺盛B.沙质土壤,地表水下渗严重

C.支流及上中游沿岸绿洲大量引水D.上中游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

2为促进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分配、管理B.扩大和田河流域绿洲规模,发展经济

C.以水定地,确定各绿洲适宜发展规模D.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卓乃湖和库赛湖位于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腹地,周边是藏羚羊的重要产羔地。在第四纪时期,两湖曾经由库赛河及古河道相连,后因气候变干,湖泊退缩。两湖变为各自独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湖泊面积不断扩大。2011年8到9月的连续强降水导致卓乃湖东岸发生溃决,湖水外泄,随后库赛湖湖水外溢,与其东边的海丁诺尔湖及盐湖相连并迅速扩大,湖水最终有可能通过清水河汇入长江北源楚玛尔河而成为长江最北源。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

(1)说明2011年夏秋季节卓乃湖面积先变大,后急剧变小的原因。

(2)分析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相连的自然条件。

(3)分析库赛湖面积继续不断扩大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史记》中记载的“井渠”,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坎儿井。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的集水工程,多建于山麓、冲积扇地带。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如今仍浇灌着大片良田。读坎儿井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1】图中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河流水

【2】吐鲁番盆地坎儿井之所以用暗渠输水,是为了

A.利于灌溉 B.减少蒸发损耗

C.利用地势自流 D.节约成本

【3】图中暗渠流量最大时

A.驯鹿南迁至针叶林带 B.是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C.开普敦附近海域风大浪高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面图甲为陕西靖边的“波浪谷”景观,该地岩石主要是砂岩,因其纹路像波浪而得名。图乙为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该“波浪谷”的主要岩石与图乙中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B.C.D.

2该“波浪谷”景观形成所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依次为

A.变质作用一冷却凝固一地壳上升一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一固结成岩一地壳上升一侵蚀作用

C.岩浆活动一冷却凝固一地壳上升一变质作用

D.地壳上升一沉积作用一固结成岩一侵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A.①—一蒸发

B.②——地表径流

C.③——下渗

D.④——水汽输送

2③环节异常可能导致

①洋流运动速度加快②海平面上升③旱灾④洪涝灾害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3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7月小尼同学从浙江杭州飞往甘肃敦煌,开启了“甘青”之旅。

材料二:旅行过程中,小尼用相机记录了沿线主要的自然景观。

材料三:朋友建议小尼同学此次旅游必须准备以下物品:墨镜、遮阳帽、防晒服、防晒霜,秋衣、秋裤、薄羽绒服。

(1)形成A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B处地貌名称是

(2)按照成因,张掖丹霞的岩石类型属于 ,判断依据是

(3)写出形成牛心山的地质作用过程:① 形成牛心山花岗岩岩体;② 形成了高耸的山体;③ 使花岗岩岩体出露地表。

(4)简析小尼在途经B至C段时,既要防晒又要保暖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