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辐射的能量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辐射能的主要优点为
①清洁 ②可更新 ③可循环利用 ④分散但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直接相关的是
A.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B.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
C.岩浆岩转化为沉积岩 D.不同热量带生物量的差异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据上图,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和西端两侧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端人口稠密,西端地广人稀
B.东端城市化进程快,西端城市化水平高
C.东端产业结构层次高,西端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端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西端农牧业发达
2.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浦江县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读“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和“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题。
1.图中断层的成因及其南侧地形类型
A.挤压抬升 山地 B.挤压断裂 高原和平原
C.张裂抬升 丘陵 D.张裂下陷 平原
2.椰枣原产西亚和北非,为常绿乔木,喜温喜湿又耐旱耐碱。判断图中瓦德地区分布有大量枣椰树的依据是
①年均温较高 ②周边多沙漠分布 ③有大量盐沼分布 ④年降水量多 ⑤地处绿洲,有灌溉水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南周口锦城高中高三上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简述缅甸地理位置特征。(4分)
(2)说出缅甸水稻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中缅作为友好邻邦,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3)任选中国或缅甸,说明区域合作对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南周口锦城高中高三上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区域共同的优势资源有
A.石油 B.铁矿 C.水能 D.太阳能
2.乙区域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B.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C.大气污染导致土壤盐碱化 D.沿湖围垦导致降水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宿迁市三校高三9月学情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项辉煌成就。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甲与图乙中的①②③④四点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一致。请在图乙中画出9月29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示意图(绘出地球和地轴)。 ______
(2)此日太阳直射点在 ______ 半球且向 ______ 方向移动,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 ,北京的昼长变化趋势是 ______ 。
(3)此日至冬至日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选择填空)。
A.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B.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C.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D.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4)此日的三个月后,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有 ______ (选择填空)。
A.南半球的河流处于枯水期 B.我国的塔里木河断流
C.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高温少雨 D.印度大部分地区温暖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宿迁市三校高三9月学情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河局部河段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受冲刷力较大,可以建港口的地点是
A.a B.b
C.c D.d
2.关于该河河口处的外力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河河口北岸以沉积作用为主
B.该河河口南岸以侵蚀为主
C.该河河口南岸河水的侵蚀作用大于北岸
D.该河河口北岸的河水以侵蚀作用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北省黄石市高三9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最冷月均温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
A.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
B.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
C.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中国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中图1示意我国城市化
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图2示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读图,完成各题。
1.1965-2005年,我国属于图2中的()
A. I型 B. II型 C. III型 D. IV型
2.据图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说法正确的是()
A.1965-2005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B.1975-2005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
C.1985-1995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D.1995-2005年,城市化进程快子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