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某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密度、气温和地租水平的变化,纵坐标的箭头方向,表示数值越来越大,其中,③曲线表示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曲线表示 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2)图中②曲线表示 的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为住宅区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最可能为工业区的是 ,布局在此处的优点是 。
【答案】(1)气温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
(2)地租水平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交通的通达度
(3)乙 由③曲线可知,此处人口密度最大 丁 地价低;对城区污染小;交通通达度好。
【解析】(1)图中①曲线表示气温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城区气温高于郊区。
(2) 图中②曲线表示地租水平的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的通达度。曲线在十字路口处形成地租次高峰。
(3) 由③曲线可知,乙处人口密度最大。所以,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为住宅区的是乙。丁处位于郊区,地价低。对城区污染小,交通通达度好。最可能为工业区的是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季风区的降水都少于季风区
B. 准噶尔盆地西侧山间有缺口水分条件好于塔里木盆地
C. 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会出现南涝北旱
D. 9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锋面雨带撤出我国大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据此回答,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沿某纬线圈的地形剖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纬线圈可能是
A. 50°S B. 30°S
C. 40°N D. 60°N
【2】有关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在大洲分别是:北美洲、非洲、亚洲
B. 所在国都是发达国家
C. 人口增长最快的是甲所在大洲
D. 甲乙之间的大洋为大西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气温距平值是指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是亚欧大陆气温等距平线略图, A、B两地分别位于不同等距平线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若A地1月均温是5°C, 则最符合B地1月均温的是( )
A. -11°C B. -14°C C. -16°C D. -7°C
【2】导致亚欧大陆东西岸气温距平值差异的 主要原因是( )
A. 东岸有暖流影响且地势高,所以数值较小
B. 东岸的太阳辐射较弱, 所以数值较小
C. 西岸有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所以数值较大
D. 西岸终年多雨,大气的保温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数值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里海地区略图,结合有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山脉是亚欧两洲的重要分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板块张裂,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
B. 板块挤压,地壳隆起而形成的褶皱山
C. 地壳运动,岩层断裂而形成的块状山
D. 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的相互碰撞形成高大山脉
【2】关于里海东侧广阔的平原地区的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
B. 降水丰富,适宜水稻生长
C. 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适宜棉花生长
D. 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缓解海平面上升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根本有效的做法是
A. 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B. 减少二氧化硫气体排放
C. 全面推广太阳能发电
D. 提倡“低碳”生产生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