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4分)

材料一 淮海经济区是由苏北、皖北、鲁南、豫东二十个地级市组成的一个经济地域。

材料二 城市产业联系强度反映了某一城市产业发展的对外辐射能力,其大小取决于该城市的产业状况及与周边城市的距离,下左图示意淮海经济区及内部各城市产业联系强度。

材料三 有机磷是是磷元素在土壤中的一种形态,农业中多常用有机磷类农药以降低农作物病虫害。下右图为淮河入湖口沉积物有机磷垂向分布示意。

(1)简述淮海经济区的基本自然地理特征。(12分)

(2)简述淮海经济区内城市产业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徐州产业联系强度大的原因。(12分)

(3)描述淮河入湖口沉积物中有机磷的垂向分布特点,简析从表层到20cm处变化特点的原因。(10分)

 

【答案】

 

(1)

①位于我国东部三级阶梯,淮河以北,华北平原南部,濒临黄海;

②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③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温和湿润,雨热同期;

④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⑤土壤较肥沃;

⑥多淡水河湖。(答出四点即可,12分)

(2)分布特点:中部城市产业联系强度大,周边地区小(3分);产业强度大的城市大致沿京沪线分布(呈南北走向)(3分)。

原因:铁路枢纽,交通便利(2分);四省交界,位置优越(2分);工业发展历史早,经济基础较好(2分);产业集中,内部联系程度高等(2分)。(答出三点即可)

(3)垂向分布特点:从表层到20 cm处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后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4分)

原因:①大量围湖造田及过度使用含磷农药,破坏水体,致使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加剧(3分);

②淮河流域大量未处理的工业废水经淮河进入洪泽湖,加重湖区污染。(3分)

【解析】

(1)本题描述经济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河流等方面分析。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产业联系强度大的城市位于区域的中部。原因分析结合图中信息从交通、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工业联系等方面分析。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不难得出淮河入湖口沉积物中有机磷的垂向分布特点。从表层到20cm处变化特点的原因从工业生产的污水排放、农业生产的P位置的排放、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5000多平方千米,其经济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和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2)简述B河的水系特征

(3)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4)从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方面,说明确立材料二所述“三个基地”的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和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

(1)说明A、B两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并分析B海区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

(2)甲乙区域农业有共同的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发展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

(3)甲、乙两区域在石油工业发展现状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是什么?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3旅游业与地理环境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2年“十一”旅游黄金周期间,庐山旅游风景区共接待游客达37.8万人次。黄山旅游风景区共接待游客达22.4万人次。天柱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
【小题1】到庐山旅游的游客多于到黄山的,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到黄山旅游的游客远多于天柱山,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旅客,作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双选)    (    )

A.保护景区环境B.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
C.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D.保障旅游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盆地的冲积物中,冲积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区,冲积扇上部是大片的砾石戈壁,而下部能利用的地段,土壤往往产生严重的盐渍化现象。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2)坎儿井的最大水量出现在什么季节,理由是什么?

(3)坎儿井开挖暗渠的原因是什么?蓄水池有什么作用?

(4)坎儿井在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宁夏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和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

 

年平均降水量

年太阳辐射总量

无霜期

甲地区

<30 mm

70-110亿焦耳/米2·年

365天

乙地区

>1000 mm

40-50亿焦耳/米2·年

220—250天

(1)说明A、B两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并分析B海区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

(2)甲乙区域农业有共同的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发展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

(3)甲、乙两区域在石油工业发展现状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是什么?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