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各题。
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浙江高二地理测控指导必修3第二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GIS不但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的有关查询,而且能进行势态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完成各题。
1.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3.如果将GIS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浙江高二地理测控指导必修3 2.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可谓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成功典范,其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据此完成各题。
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是治理与开发的基础
B.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是治理与开发的关键
C.提高开放程度,大量招商引资是持续治理与开发的动力
D.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实力是治理与开发的前提
2.下列河流的开发可借鉴田纳西河梯级开发思路的是( )。
A.长江下游流域综合开发利用
B.塔里木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C.黄河上游流域的综合开发
D.莱茵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浙江高二地理测控指导必修3 1.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
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和衰退期D四个发展阶段。
(1)产业典型产品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依据上图判断,信息产业处于 期和 期(填字母),纺织工业处于 期或 期(填字母)。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下图表示 型产业在东亚地区的转移。吸引该产业转移的地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3)产业转移对转移国或地区而言,往往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据下图分析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
(4)读下图,按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你认为我国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策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浙江高二地理测控指导必修3 1.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期国家水利部专家提出设想,南水北调工程可以把调水变为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完成各题。
1.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①增加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②充分发挥西南地区水力资源的优势 ③在西北地区增加灌溉面积,全面发展耕作业 ④破坏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下列河流属于南水北调西线输出河段的是( )。
A.怒江 B.澜沧江
C.雅砻江 D.汉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浙江高二地理测控指导必修3 1.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安全,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美国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完成各题。
1.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 )。
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B.作物轮作、套种
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2.“处方农业”是美国控制化肥、农药污染的重要措施,下面是美国农业技术员科比测定的某块耕地的耕层土壤氮、磷、钾含量,测定结果及土壤肥量标准见下表,请你判断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全氮 | 全磷 | 全钾 | |
土壤肥量标准(g·kg-1) | 0.62 | 0.34 | 17.8 |
测定结果(g·kg-1) | 0.50 | 0.36 | 18.1 |
①硫酸铵 ②硫酸钾 ③尿素 ④过磷酸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浙江高二地理测控指导必修3 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欧洲西部著名河流易北河河口附近地区图。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口处地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
B.河流流域气候不适于乳畜业发展
C.河流参与海陆间的水循环,主要补给水源与西风带关系密切
D.河流结冰期长,不适于航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中图版高二地理测控设计必修3综合测评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黑龙江省黑河市(50°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据此完成各题。
1.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
A.劳动力缺乏 B.灌溉水源缺乏
C.热量不足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2.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C.全球气候变暖
D.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中图版高二地理测控设计必修3第二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的中部,大清河流域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生态建设意义重大。读大清河流域图,完成各题。
1.大清河中上游地区众多水库建设对白洋淀的影响有( )
A.减缓白洋淀泥沙淤积速度
B.延长白洋淀湖水的结冰期
C.加大白洋淀的防汛压力
D.降低枯水期白洋淀水位
2.下列河流开发经验不适合大清河流域借鉴的是( )
A.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B.利用廉价水电,优先发展高耗能化学工业
C.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
D.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