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点明秦晋凶猛,郑国危如累卵的形势,并且道出围郑的原因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无关秦国,为下文写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埋下伏笔。

B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是他自谦的话,他怕自己完成不了此重任,所以想拒绝。

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

D“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

【答案】B

【解析】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抱怨郑伯没有重用自己,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高考天津卷】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和谷神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节选)

臣闻有非常之人然后可以建非常之功。求非常之功而用常才、出常计、举常事以应之者不待智者而后知其不也。前史有言非常之元黎民惧焉。古之英豪岂乐于惊世骇俗哉盖不有以新天下之耳目、易斯民之志虑则吾之所求亦泛泛焉而已耳。

皇天全付予有家而半没于夷狄此君天下者之所当耻也。《春秋》许九世复仇而再世则不问此为人后嗣者之所当愤也。中国圣贤之所建置而悉沦于左衽此英雄豪杰之所当同以为病也。秦桧以和误国二十余年而天下之气索然而无余矣。陛下慨然有削平宇内之志又二十余年而天下之士始知所向。其有功德于宗庙社稷者非臣区区之所能诵说其万一也。

东宫曰监国行曰抚军。陛下近者以宅忧之故特命东宫以监国。天下之论皆以为事有是非可否而父子之际至难言也。东宫聪明睿知而四十之年不必试以事也。故东宫不敢安而陛下亦知其难矣。陛下何不于此时命东宫为抚军大将军岁巡建业使之兼统诸司尽护诸将置长史、司马以专其劳。而陛下于宅忧之余通用人才均调天下以应无穷之变。此肃宗所以命广平王之故事也。

臣闻吴会者晋人以为不可都而钱镠据之以抗四邻盖自毗陵而外不能有也。其地南有浙江西有崇山峻岭东北则有重湖沮洳而松江、震泽横亘其前虽有戎马百万何所用之此钱镠所以为安而国家六十年都之而无外忧者也。独海道可以径达吴会而海道之险吴儿习舟楫者之所畏虏人能以轻师而径至乎破人家国而止可用其轻师乎书生以为江南不易保者是真儿女子之论也。

(选自《龙川文集》有删改)

【注】九世复仇指春秋时齐襄公为报九世祖齐哀公被纪侯向周天子告密而遭烹杀之仇灭掉纪国。重湖沮洳(jù rù)湖泊重叠广布低洼泥湿。

1下列句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待智者而后知其不 渡河

B.东宫曰监国 居守宫中时

C.此钱镠所以为安 依赖

D.独海道可以径达吴会 径达直接到达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当时形势有利的一项是

皇天全付予有家而半没于夷狄

陛下慨然有削平宇内之志

而天下之士始知所向

故东宫不敢安而陛下亦知其难矣

盖自毗陵而外不能有也

破人家国而止可用其轻师乎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①③⑥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自己所争取的也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东西而不像古代英豪那样让世人惊骇使天下人耳目一新。

B.时隔九代尚能复仇这是《春秋》称许的事情也是作者认可的而第二代就不问复仇之事是应当让人愤慨的。

C.作者认为太子聪明睿智且已经四十岁却总也不让他办事这让太子很为难所以也不敢安闲。

D.作者对当前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尤其强调吴会一带的重要性认为据此可以与敌人对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有功德于宗庙社稷者非臣区区之所能诵说其万一也。

(2)而海道之险吴儿习舟楫者之所畏虏人能以轻师而径至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一九三八年初

【1】“手推车”有何象征意义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概括。

2“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与第一节的哪一句诗照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横线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C.对那些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们深恶痛绝,恨不能把他们全部扫地出门。

D.在巴格达几乎未经多少有效抵抗就迅速落入美军之手后,美国人难免为军事上的优势自鸣得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B.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C.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表判断。

D.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After three hours climbing, they reached they thought was the place theyd been dreaming of.

what

which

where

tha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老兵客栈

谢友鄞

这儿最早是古驿站,叫水会营子,旅蒙商设置仓库,囤居货物,行商坐贾云集。一家家火红的幌子下,站着伙计,肩搭毛巾,吆喝:屋里请,又有包子又有饼,没有麻花现给你拧!

论建制,水会营子是个镇,建筑极像一座小城。水会营子属于辽宁,再向北,就进入内蒙古了。世俗人心,有一种临界的感觉。从民国至今,水会营子两度划归内蒙古,一度划归辽西省,如今纳入辽宁省版图。水会营子人家,都有两三个户口簿,旧的没交上去,新的又发下来。有的老人说他是内蒙古人,新娶进家门的儿媳妇纠正道:爹,这是辽宁省。公爹用拐杖敲击地面,吹胡子瞪眼睛叫喊:我活糊涂了吗!这里是水会营子!

没错,这里是水会营子,消防团大本营。清朝时,营子内有深井三十眼,井旁设瞭望楼,一旦发现火警,白天举旗,夜晚挑灯,指引火灾方向,官兵们驱动水车紧急扑救。瞭望楼上,永远站着三名士兵,背靠背,呈三角形,监视火情。曾有一场雷火,借助狂烈的北风,扑向瞭望楼。没有一名士兵退缩,火龙过去后,三副焦黑的骨架,仍然站立在瞭望楼上。

民国后,兵营消,水会归商会管理。消防灭火,变成民间自救互助性质。商会添置了机械水车,喷水卷筒。所有商铺都配备水桶,大小一样,用红漆写上防火和自家商号名。在救火现场,由商会统一发放号坎,防备盗贼混入,趁火打劫。穿坎肩的伙计,将自家水牌交给水会老兵,听从指挥,奋力救火。事后按水牌清查,救火不力者罚款;遇火不救者,封店半年,勒令店主给被烧死者披麻戴孝。渐渐地,水会营子成了省界两边都倚重的消防重镇。

老兵从十四岁起就吃军饷,给数不清的势力当过差,如今九十岁了,眼睛灰白,满脸褶子巴巴,像蜈蚣。陪伴老兵的,只剩下一匹退役军马。营盘内水井遍布,清晨多雾,朦朦胧胧,老兵听见铃铛叮咚叮咚响,老军马不用人赶,去奶站给他取奶回来了。老兵喜欢羊奶的膻香。喝完羊奶后,老兵拎着马灯,在客栈内巡行,土墙,空马厩,土坯客房,搭配在一起,像遗址标本。听见客人来了,老兵吸吸鼻子,说:我嗅到生人味了。

老兵老了。现在老兵最看重的,就是存放在客栈内的消防水桶,任何人不准乱动,任何人不准乱用。投宿的客人,越来越杂,什么鸟都有,大夏天的夜晚,溜出来,用消防水桶冲澡。老兵眼睛快瞎了,耳朵却好使,听见泼啦啦水声,幽灵一样钻出来。老兵狂怒:来人哪!掌灯!立刻响起纷乱的脚步声,客房伙计,食堂厨工们跑出来。一个小工举起马灯。陌生客人急忙穿上裤衩,叫喊:别照我!

老兵厉声道:畜生!你用消防桶洗屁股!

客人一副赖子样,说:俩破桶,白给我都不要。用完这水,给你送回去。

客人哪里晓得,民国年间,有人盗窃消防桶,被商会保安队逮住,将贼手贼脚捆住,用杠子一穿,鸣锣吹号,像抬着野猪游街。有的贼,气性大,到了不服软,按破坏救灾论处,被活活吊死。

⑩“把他抓起来!老兵怒吼。

客房伙计和厨工们逼近客人。

我是旅蒙商。客人叫嚷,不知道自己惹下了大祸。

老兵下令:鸣锣,游街。

众人一拥而上,将客人的头按下,双手别在身后,推着他,向营子里走去。老兵取出铜锣,咣咣咣敲,吆喝:破坏消防犯噢﹣﹣”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边地消防重镇的铜锣声,照样一丝不苟地敲响,庄严地回荡在水会营子上空。

【1】文章③④两段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

【2】老兵的职业精神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

【3】文中写客房伙计和厨工一拥而上抓住客人游街有什么用意?

答:

【4】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意蕴。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高考上海卷】默写。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非独贤者是有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 (《孟子·告子上》。

2)______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夕阳下,酒旆闲,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5)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6)知足不辱,__________。(《老子》第四十五章)

7)奇文共欣赏,_________。(陶渊明《移居》)

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____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