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7.甲图和乙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丙图为我国某地山麓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河流补给水图主要是大气降水(雨水).
(2)请描述甲、乙图中该水文站河流流量和含沙量变化特点并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3)丙图中山地可能是B
A.秦岭    B.天山    C.昆仑山    D.阴山
(4)请描述该山地南北坡森林带分布禅意并分析原因.

分析 河流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解答 解:(1)根据图可知当地流量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所以应为大气降水(雨水)补给为主.
(2)根据甲、乙两图可知(降雨后)最大流量出现时间推迟,最大流量减小;含沙量最大值出现时间推迟,最大含沙量减小(或含沙量减小),说明河流流量变化变小,含沙量变小,可能有水土流失减轻,修水库,退耕还湖等原因.
(3)根据图中山地基带为荒漠带,且在42°N-44°N,判断最有可能为天山.
(4)读图可知北侧有森林,南侧无森林,原因是从天山南北两侧降水差异来分析.
故答案为:(1)大气降水(雨水).
(2)变化特点:(降雨后)最大流量出现时间推迟,最大流量减小;含沙量最大值出现时间推迟,最大含沙量减小(或含沙量减小);原因:河流上游地区植被的恢复(水土流失减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增强;上游地区修建水库,对河流调节作用增强;该水文站上游地区退耕还湖,湖泊调节能力增强.
(3)B.
(4)森林带分布差异:北侧有森林,南侧无森林;产生差异原因:西风带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在(天山)北侧形成迎风坡,气流抬升,降水多,有利 森林生长;南侧为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不利于森林生长.

点评 本题以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和我国某地山麓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分布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河流的补给、水文特征、垂直地带性等知识.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  )
A.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B.环境决定人类活动
C.人类活动决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D.环境的发展具有自我的规律,人类应服从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地.
(2)该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周边有许多重要的交通和战略要地.其      中霍尔木兹海峡扼守主要产油区石油运输重要通道的出口处,曼德海峡是红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塞.
(3)丰富的石油资源带动了该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发展,除产油国外,有些国家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途径是收取油管过境费、进口原油加工再出口、向产油国输出劳务等.
(4)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干旱少雨),原因在于这里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气流)控制,所以,水资源是当地经济发展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当地主要发展了灌溉农业,图中A国的美索不达米亚(两河)平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监测并估算该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的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A.RS和GPSB.RS和GISC.GIS和RSD.GPS和GI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导致我国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干B.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
C.热量条件由东向两逐渐递减D.热量条件由西向东逐渐递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月系B.②-银河系C.③-太阳系D.④-银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四幅人口金字塔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
A.1953年我国人口呈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特征
B.1982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达到最高
C.200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最高
D.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表现为现代低增长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我国南方地区盛产柑桔,北方地区盛产苹果.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条件的差异B.政策导向的影响C.水热条件的差异D.饮食习惯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中正确表示2016年元旦地球所在公转轨道位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