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地球某层大气的温度分布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M层大气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B.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C.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 利于高空飞行
【2】图中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A. 二氧化碳大量吸收短波辐射
B. 海拔越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
C. 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D. 海拔越高,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
【答案】
【1】C
【2】D
【解析】
【1】读图可知,M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故A错误。 M为大气最底层,高度在12km内,属于对流层,而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的为平流层;平流层多晴朗天气,利于高空飞行,故B、D错误。M为位于大气最底层,集中了3/4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作用显著,因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故C正确。
【2】M层位于大气最底层,其温度变化的能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海拔越高,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大致为每升高米,气温下降0.6℃,故D正确、B错误。二氧化碳大量吸收长波辐射;臭氧主要位于大气平流层中,而图中M层为对流层,故A、C错误。所以选D。
对流层有三个主要特点: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 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层高度就低。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的特点是:
(1) 气温的垂直分布除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外,在 30 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
(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3)水汽、杂质含量极少,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对高空飞行有利。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
A.①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适合修建水库
C.③处山地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D.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
【2】如果图中①河、②河为同一条河流,结合其堆积物和图上信息判断
A.①河自西向东流B.②河自东向西流
C.该河流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D.该河流从图中③山岭西侧绕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2】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地面年辐射差额(即地面热量年净收入),n/Lr为地面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完成下列单选题。
【1】与①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 )
A. 亚马孙平原 B. 东非高原
C. 江南丘陵 D. 西西伯利亚平原
【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分异规律
B. 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 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D. 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彝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土掌房的效果类似于( )
A.内蒙蒙古包B.陕西窑洞C.傣族竹楼D.客家族土楼
【2】土掌房反应的气候特点( )
A.湿冷B.湿热C.干旱少雨D.干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区域图。
材料二 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表。
(1)甲、乙两地区同处在30°N附近,气候特征有何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2)甲、乙两地区有共同的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种植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
(3)甲、乙两地区的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差异?原因何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总面积达536平方公里的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距甘肃省张掖市仅40千米,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丹霞地貌群在地学上具有典型性,它以其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
分析张掖丹霞地貌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儿童(0 - 14岁)人口、劳动力(15 - 59岁)人口和老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情况,我国出现人口结构不合理现象。2016年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两孩政策可以通过提高育龄妇士生育水平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下表为我国2015 - 2018年人口统计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18年两孩政策释放效应有所下降,表现为
A. 人口出生率提高B. 人口死亡率提高
C. 人口出生率下降D. 人口死亡率下降
【2】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是
A. 儿童比重先降后增B. 老年人比重先降后增
C. 劳动力比重持续增大D. 老年人比重持续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河南省安阳市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地处太行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既有较早修建的京广铁路线、107国道线从中穿过,也有近年来修建的京珠澳髙速公路和京广高铁线从东部经过,这些交通线路对安阳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区域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图为河南省安阳市主要交通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安阳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体方向是
A. 向西发展 B. 向北发展 C. 向南发展 D. 向东发展
【2】京广高铁线对安阳市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①提高了区域的城市等级②推进城市化进程③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④扩大了城市的行政范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