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abc线为晨昏线。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地地方时相同
B.该日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此时南京旗杆影子朝向东北
D.该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2.有关图中洋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洋流由盛行西风吹拂形成
B.Q处海水温度高于P处
C.乙洋流的流向随季节而变化
D.K海域因上升流形成大渔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是南半球某地东西向的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从图中可知
A.①地是背斜
B.②地是断层
C.③地是火山
D.⑤地可能是某次地震的震源
2.②、④为某一河流的剖面,结合其堆积物可判断
A.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
B.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
C.该河从图中断块山东侧绕过
D.该河从图中断块山西侧绕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辽宁省抚顺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随着城市的发展,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成为长久的“疤痕”,如图所示为抚顺西露天矿矿坑。借鉴国外经验,废弃矿坑的身份转换往往与新鲜的创意密不可分,比如反恐演习场、垂钓中心、特色医院等等。
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下图为海绵城市与传统城市模式对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A.涵养水源,修复城市水环境
B.减轻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C.提高管渠、泵站等排水设施的利用率
D.减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2.下列城市中有必要建设海绵城市且②作用明显的有
A.中国南京 B.泰国曼谷
C.埃及开罗 D.蒙古乌兰巴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普通二孩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下图是我国各省市“人口零增长”时间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零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零增长”出现的省市依次由沿海向内陆扩展
B.总体说来,“人口零增长”出现的时间东部比西部早
C.到2026年,南方省区都进入“人口零增长”
D.所有直辖市出现“人口零增长”都早于其他省区
2.我国全面实施普通二孩政策,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①平衡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②加速第三产业发展
③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④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天津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关于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湖泊为内流湖
B.枯水期时北印度洋的洋流为顺时针
C.6月份河水补给湖泊水
D.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陡峭的是④
2.关于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乙处河流流速较慢
C.由甲处能望到乙处
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600-65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
下图为云南省精华旅游线路示意图,游览线路次序为昆明一景洪一保山一大理一一丽江~香格里拉~德钦一(返回)昆明,本线路所游览的景点包括世界遗产2处(全省共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全省共12处),云南省重点景区8处(全省共9处)。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请对该旅游线路做出评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湖五个监测站磷、氮及叶绿素~α不同年份的含量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从1985~2015年水体中磷、氮变化总趋势是______,水体中这些物质主要来自______。
(2)水体中这些物质含量的变化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该问题带来的危害主要有______。
(3)治理该湖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3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印度每年在雨季到来前的5月份都会经历高温天气,据印度媒体报道,截至2015年5月25日,印度部分地区高温天气已导致近800人死亡,其中安得拉邦死亡人数为551人。左图示意安得拉邦位置,右图示意安得拉邦的海德拉巴气候资料。
分析印度每年5月高温灾害严重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