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变率增大

C.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D. 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蒸发(腾)量增加 ③坡面径流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答案】

1C

2D

3B

【解析】考查水循环及环节。

1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经流量的变化增大故选C。

2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故选D。

3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细作用能使液体在毛细管内沿管壁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当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时,地下水可沿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面附近。自然界中的铜元素存在于多种化合物中,有的化合物如硫酸铜等可溶于水。原生铜矿的形成多与岩浆活动有关。
纳米比亚是世界重要的产铜国,矿业、渔业、畜牧业为传统支柱产业。M地为深水良港,一度成为重要的铜矿出口港。下图示意纳米比亚主要矿产分布及P地地下含铜量变化。


(1)指出P地地表附近含铜量的特点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简析M港成为重要铜矿出口港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纳米比亚修建炼铜厂?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 B. 地幔 C. 内核 D. 外核

2地震的能量来源是()

A. 太阳辐射能 B. 生物转化而成的化学能

C. 地球重力能 D.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3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 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各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黄山松石、风蚀蘑菇、石林、大峡谷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B. ②景观中的地貌为风积地貌

C. ③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D. 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2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

A. 大西洋逐渐加宽 B. 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C. 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的形成 D.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荒漠广布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常导致绿洲和荒漠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距县城

A. 0~20 km B. 20~40 km C. 40~60 km D. 60~80 km

2“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A. 植被覆盖率较高 B. 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C. 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D. 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3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B. 合理分配流域内水资源

C. 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堰塞湖是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蓄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塌。结合材料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造成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 地震 B. 滑坡

C. 火山喷发 D. 洪涝灾害

2】【2关于该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

B. 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塌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

C. 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塌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D. 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

3】【3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

A. 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B. 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C. 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订并执行应急方案

D. 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城市化对水位过程线的影响有

①洪峰降低②洪峰增高③洪峰出现时间推迟 ④洪峰出现时间提前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疏浚河道 ③加强道路建设 ④完善排水系统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位于非洲东南部的赞比亚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吸引着众多有胆识的中国人前来投资创业,农业是其中的热门领域。读赞比亚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赞比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A.有大量的已开发耕地B.交通便利

C.农业基础设施较好D.光热条件优越

【2】图中农场有3 500公顷土地,开辟耕地1 500公顷生产小麦、玉米、大豆等供应市场;农场养鸡、牛、肉猪,销售的鸡蛋占赞比亚10%的市场份额,其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A.旱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型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面各题。

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B. 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 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 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D. 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3下列关于各区域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水分

B. 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热量

C. 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水分

D. 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