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随着机动车数量增加以及城市建设大规模进行,汽车尾气和施工工地扬尘都会使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

资料1:从2008年3月9日开始,深圳市的能见度始终只有3-5公里,预计因为风力比较微弱,弱高压脊控制下的灰霾和早晚的轻雾也还将继续,难以散去。

资料2:深圳市2007年1-12月月平均能见度和灰霾日数统计图

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深圳市2007年(1-12月)月平均能见度和灰霾日数

(1)据图说明大气能见度与灰霾天气的关系。

(2)图中表明,灰霾日数和能见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  特征:4-9月月平均能见度均在  公里以上,其中6、7月份一共只有  个霾日,能见度超过  公里。而1-2月和10-12月,霾日多在  天以上。由此可见,  季节降水偏少,大气层结较为  ,不利于悬浮物质的输送和扩散,出现灰霾的日数较多。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07年深圳灰霾日数增多的原因。

 

(1)灰霾天气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2)季节性 10  7  20  20 秋冬 稳定

(3)汽车尾气及施工工地扬尘使大气中的悬浮物质增多;降水偏少,相对湿度近7年来最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14中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机动车数量增加以及城市建设大规模进行,汽车尾气和施工工地扬尘都会使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据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的观测数据,截至2007年12月18日,2007年深圳共有217天记录到灰霾,刷新2004年176天的最高纪录。
材料二 深圳市2007年1~12月月平均能见度和灰霾日数统计。

(1)简述大气能见度与灰霾天气的关系。(2分)
(2)据图说明2007年深圳市灰霾日数的分布特征并作出合理解释。(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07年深圳灰霾日数增多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河北省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机动车数量增加以及城市建设大规模进行,汽车尾气和施工工地扬尘都会使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据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的观测数据,截至2007年12月18日,2007年深圳共有217天记录到灰霾,刷新2004年176天的最高纪录。

材料二 深圳市2007年1~12月月平均能见度和灰霾日数统计。

(1)简述大气能见度与灰霾天气的关系。(2分)

(2)据图说明2007年深圳市灰霾日数的分布特征并作出合理解释。(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07年深圳灰霾日数增多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随着机动车数量增加以及城市建设大规模进行,汽车尾气和施工工地扬尘都会使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据南方某城市国家气候观象台的观测数据,截至12月18日,2007年深圳共有217天记录到灰霾,刷新2004年176天的最高记录。

资料2:深圳市2007年1-12月月平均能见度和灰霾日数统计图。

(1)据图说明大气能见度与灰霾天气的关系。       

(2)图表明,灰霾日数和能见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      特征:4-9月月平均能见度均在         公里以上,其中6、7月份一共只有      个霾日,能见度超过     公里。而1-2月和10-12月,霾日多在     天以上。由此可见,     季节降水偏少,大气层结较为     ,不利于悬浮物质的输送和扩散,出现灰霾的日数较多。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07年深圳灰霾日数增多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灰霾是大量细微的干尘粒浮游在空中使大气能风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增加以及城市建设大规模进行,汽车尾气和施工工地扬尘都会使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灰霾日数增加。

    材料二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2007年1—12月平均能见度和灰霾日数统计表

月份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能见度(千米)

9.2

11.7

12.2

11.3

14.4

22

25.9

15.8

11.2

9.4

10

6.6

灰霾日数(天)

26

19

20

16

18

5

2

13

24

27

27

18

   (1)依据材料二绘出该市2007年1—12月平均能见度和灰霾日数折线图。

   (2)简述大气能见度与灰霾天气的关系。

   (3)据图说明2007年该市灰霾日数的季节分布特征并作出合理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