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8分)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为我国广东、广西两省有关发展指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2010年)
材料二:我国珠江水系图

(1)比较分析2005-2009年,广东、广西两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差异。(10分)
(2)2005-2009年,广西农业生产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珠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哪些改变?(8分)
(3)简要分析北部湾地区的工业发展优势。(10分)
(1)广东:第三产业发展快,第一、二产业略有下降。(2分)
原因:地价及劳动力上升促进第二产业的转移,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4分)
广西:第二产业发展快,第一、三产业略有下降。西部大开发促进工业化。(4分)
(2)种植业比重有所下降,林业比重上升(2分)。森林面积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增强;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少泥沙淤积;减少旱涝灾害;调节气候;减少珠江口的咸潮危害等。(3点,6分)
(3)广西:位置:沿海,拥有优良港口,交通便利(必写2分)。邻近珠三角、港澳、东南亚,外资吸引力强。(必写2分)省内能源、有色金属矿丰富;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水资源丰富;西部大开发政策等。(3点,6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9.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   )
A会刺激皮肤   B会腐蚀下水道    C会引起白色污染      D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将有污染企业转移到中西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同时涉及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区的重大工程是(     )
A.南水北调B.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D.三北防护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7分)
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全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说出A处的地貌类型并描述述甲区域地形特征;据材料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11分)。
(2)该区域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在解决荒漠化问题措施中,人们认为种植草和灌木比乔木更有效,试分析原因。(8分)
(3)简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4)分析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构成表与世界主要国家人均耕地面积表,回答下列问题:
(9分)
表一(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构成表)
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漠
沼泽
其他
面积(万平方千米)
96.1
133.3
400
172
11
147.6
%
10
13.92
41.7
17.9
1.15
15.33
表二(世界主要国家人均耕地面积表)
国家
中国
加拿大
美国
印度
日本
世界平均
人均耕地面积
0.08
1.69
0.75
0.19
0.03
0.25
 
(1)表一中反映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2)表二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3)目前,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            。因此,我们要把“        ” 和
“珍惜和合理利用                         ”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2009年3月18日从甘肃省发改委传来消息,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再获重大进展.国家发改委近日批复抓紧开展风电基地第二期500万千瓦建设的规划工作.标志着甘肃“陆上三峡”工程建设再次提速。
材料二:

(1)酒泉是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分析该地成为卫星发射基地的气候条件。
(2)我国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均为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分析回答1-3题

小题1:图中②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①人口增长迅速
②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③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④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小题2: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了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B.防治荒漠化
C.提高森林覆盖率D.减轻农民负担
小题3: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反映
A.草场的季节变化B.鼠害猖獗,严重破坏草场
C.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D.草场载蓄量将可继续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材料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水旱灾害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1月28日,华北、黄淮、江淮北部降水量普遍在50毫米以下,与常年同期相比,降水量偏少5~9成,致使区域旱情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灾情严重。
(1)从天气系统和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该地此次降水异常偏少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区域此次农业生产灾情严重的原因。(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