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中甲地与乙地为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与中国开展广泛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合 作,两地成为中国石油的重要进口地区。

(1)分别指出中国进U甲乙两地油气资源所采用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8分)

(2)比较甲地屮①河与乙地中②河流域的手节差异,并简述原因。(8分)

(3)指出甲地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及相应的加工工业部门。(4分)

(4)分别推测①、②两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海岸(湖岸)地貌的影响(6分)

 

【答案】

 

(1)甲地:管道运输(2分);陆上邻国,沿线地形平坦,可与我国西气东输管道相连(2分)。乙地:海运(2分);临海,距我国较远,海运便利,运费低(2分)。

(2)①河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2分);原因:①河主要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融雪量大(2分);②河冬春流量大,夏季流量小(2分);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量大(2分)。

(3)灌溉农业(棉花种植)(2分);棉毛纺织业(2分)。(或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

(4)①河湖口三角洲面积减少且向湖心移动(2分);②河河口三角洲萎缩(2分),海岸线后退(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知,甲地为中亚地区,乙地为西亚两河流域地区,甲地为我国陆上邻国,与新疆相连,因此油气资源的运输方式考虑管道运输;乙地距我国距离远,主要考虑成本较低的海运。

(2)甲地位于中亚地区,距海较远,河流主要为冰雪融水补给,因此流量受气温影响较大;乙地受西风影响,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因此河流冬季流量大于夏季。

(3)甲地降水少,主要发展灌溉农业、畜牧业,因此主要工业部门为棉毛纺织业或畜产品加工业。

(4)①河为内流河,其流量减少,会造成湖口三角洲面积减少且向湖心移动;②河流量较少,则汇入海洋水量减少,会造成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中国某区城图,图中A县适宜毛杜鹃等许多花卉生长,特别是桂花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该县就开始发展花卉产业,近年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并提出“打造乡土特色花卉基地”的区城规划目标。图中虚线为我国规划建设的沿海高速铁路在本区的分布。

1说明图中主要地形类型及外力作用类型。(4分)

2A地气候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美誉,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8分)

3分析A县打造花卉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8分)

4列举沿海高速铁路建成通车的主要有利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 26 分)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国简图:

材料二   图示国家以咖啡出口为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咖啡树最理想的种植条件为:气温介于15~ 25°C之间的温暖气候,年降雨量达 1 500—— 2 000 毫来.此外还要有肥沃的土壤.最理想的海拔高度为 500——2000米.

材料三   尼加拉瓜湖是世界上唯一有海洋鱼类(鲨鱼、箭鱼和大海鲢)的淡水湖。当地印第安人称之为科西沃尔卡湖.意为“淡水海”.湖水由 40 多条大小河流补给,湖水通过圣胡安河.向东南注入加勒比海。

(1)说出尼加拉瓜湖水位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水位变化规律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10 分)

(2)说出该国最适宜咖啡种植的地区,并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8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和图文资料.从内力作用及水循环的角度解释尼加拉瓜湖是世界上唯一有海洋鱼类的淡水湖的原因。( 8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四)(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41年,与郑和齐名的宦官亦失哈率船队首登黑瞎子岛(位置见下图),并设立了一个驿站——“药乞站”,以连接中原、辽东和黑龙江下游地区。历经沧桑,黑瞎子岛西侧于2008年回归,也给抚远地区带来了开发热潮。回归以来,抚远政府围绕黑瞎子岛,做了一系列规划(如下图所示)。

(1)试分析抚远工业园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10分)

(2)黑瞎子岛成为黑龙江流域最大江心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简述黑龙江的水文特征。(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四)(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将野生棉花作为农作物加以种植的是开创哈拉帕文明(范围见下图)的古印度达罗毗荼人。考古证据显示,哈拉帕人早在7 000年前就已经学会了怎样将棉花纺成棉布、制作成衣服和其他日用品。发展到17世纪末期,印度一度控制了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但哈拉帕文明却在种植业以 及制陶业、青铜冶炼业等蓬勃发展的情境下,于公元前1750年前后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公元前 5000年一公元前1000年时,全球气候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哈拉帕文明消失的原因主要有生态灾难说和自然灾害说等几种猜想a

(1)对哈拉帕文明的消失,你支持哪个观点?并加以阐述。(6分)

(2)试分析印度一度控制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区位条件。(10分)

(3)孟买曾是印度棉纺工业中心,但现在孟买所有棉纺工厂已全都搬到内陆。孟买棉纺工厂搬到内陆,会对印度内陆产生哪些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