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海洋地理】
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图中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
(2)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8分)
(1)关系:空间分布一致。 (3分)
原因:在出现海洋锋的海域,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鱼群集中,形成渔场。(4分)
(2)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止水污染。(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通过图例对比两张图中有关海洋锋的分布与渔场的分布均在沿海地带,得出空间分布一致的结论。提取有关渔场的成因,主要有寒暖流交汇、冷海水上泛、淡水注入地等,其共同的原因均为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饵料)丰富,从而鱼群集中。再结合迁移有关海洋锋的概念是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狭窄过渡带,应该是一个水流不稳定的地带,致使海水扰动强烈的地带。
本题是海洋地理教材部分涉及到的一个简单题。首先应该联系引发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的可能原因,然后再解析措施。
考点:海洋和海岸带;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铁岭市高三上期初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杭州(30°15′N,120°10′E)和甲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经纬度位置是( )
A.30°15′N,15°W B.15°N,15°E
C.30°15′N,14°50′W D.O°15′S,14°50′W
2.杭州和甲地同处在白天的时间约为( )
A.1小时B.2.5小时C.3小时 D.5小时
3.该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北京B.海口 C.新加坡 D.悉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莆田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1分)下图分别示意我国甲、乙局部区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A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从自然因素方面评价其发展条件。(3分)
(2)分别指出甲、乙两区域铁路建设的限制性条件。(4分)
(3)简述近年来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乙地柑桔生产的有利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莆田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晋江市高三综合测试(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①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
C.②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
D.③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2.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A.A图 B.B图 C.C 图 D.D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晋江市高三综合测试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3为中国某市城区1980年和2007年日均车流量(部分路口)及趋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最有可能位于该市市中心的路口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比较该市两个年份的日均车流量变化趋势。判断该市主要扩展方向是( )
A.向西、向北 B.向东、向南
C.向东、向北 D.向西、向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平阳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该岛的地理特点是( )
A.铁路沿线多为荒漠景观
B.主要河流河道宽、水流缓
C.地势西高东低
D.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2.对该岛农业生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飓风 C.春旱 D.伏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右图为区域内甲处气温与降水季节分布图,读图回答。(13分)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3分)
(2)分析左图中甲地发展花卉种植的自然条件。(5分)
(3)左图中乙海域7月份洋流方向是什么,试从气压带风带移动分析其成因,并分析这种洋流对沿岸陆地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三十一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在亚平宁半岛西海岸水面下30米处的一个洞穴中,发现洞底有隆起的灰色石笋,切开石笋的剖面可以看到棕黄色的岩石层和白色的沉积层(为海洋微小生物遗体)互相交错,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题。
1.该洞穴岩石成因与下列岩石相同的是( )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大理岩 D. 石灰岩
2.从石笋剖面可以得知( )
A. 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下沉状态
B. 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抬升状态
C. 该地区曾露出海面两次
D. 该地区曾露出海面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