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图,某地地质灾害成灾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地理环境特征最有可能的是(   )     
①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②地表植被覆盖较好
③地形较为平坦     ④地表岩石破碎,多松散碎屑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下列措施中,可以防御此类灾害的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小题1:C 
小题2:D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该地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月份一致,主要集中在6-8月,说明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降水集中,①对。植被覆盖条件好,水土流失少,不会有泥石流发生,②错。地形平坦地区不会有滑坡发生,③错。泥石流灾害挟带的碎石,或碎屑物,说明岩石破碎,④对。所以C对。A、B、D错。
小题2: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减少水流的冲刷能力,减少水土流失,①对。修建水利工程,坡体被水浸泡,更易发生滑坡,②错。修建护坡工程,保持水土,减少泥石流灾害,③对。清除河道淤泥,对防御滑坡灾害无关,④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10年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下图是2010年03月19日08时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G表示高气压中心、D表示低气压中心,图中天气系统以约500km/日的速度向偏东方向移动。

(1)依图判断该时段我国云、贵、川、桂等地的旱情能否缓解并说明理由。(3分)
(2)旱灾造成的影响有哪些?(3分)
(3)此次旱灾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应怎么做才能在以后避免或减少类似的灾情?(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
A.冰雹B.洪涝C.暴雨D.干旱
小题2: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多阴雨 ②冷空气势力强大 ③农事活动较早 ④梅雨提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小题3: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B.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D.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7月10日四川映秀连续发生多次泥石流,映秀通往汶川、成都的道路全部出现不同程度阻断,映秀镇暂时成为了“孤岛”。下图为“5·12”汶川地震等烈度图。
说明映秀泥石流的分布特点并分析“5·12”地震对泥石流爆发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 ℃,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 ℃,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之为“冻雨”。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贵州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重的省份。下列关于其自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冬季,贵州省气旋活动频繁,阴雨天多
B.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气温低
C.冬季,贵州省处在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阴雨天多
D.河网密布,水汽充沛
小题2:下列属于冻雨的主要危害的是 (  )。
①路面结冰,影响交通             ②输电设施结冰,电线被压断,影响输电 
③危害越冬作物生长,导致农业减产 ④树木被摧毁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亩产(kg)
粮食总产量(亿kg)
1985
19
333
520
38
10
205
1.025
1995
10
478
450
42
35
135
0.975
小题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D.人口增长过快
小题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B.水土流失严重  
C.大陆性气候减弱D.光照条件变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10年10月26日8时30分,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这标志着三峡工程由初期运行期转入正常运行期。长江三峡地区,河谷深且岩层软硬相间,断裂构造发育。现在我们所看到库区的高低水位区间的岸坡,除了宽厚的堆积阶地以外,都是基岩裸露或碎石堆积,这是百年出现一次的洪水(水位涨落约30米)侵蚀的结果;但三峡水库形成后,水库水位每年涨落30多米,这意味着库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比自然洪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增强100倍。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正常蓄水后,分析对库区周围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题。
年代
1950-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1999
重大自然灾害次数
20
27
47
63
82
经济损失(亿美元)
385
690
1242
1929
5385
小题1: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
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
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
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而发达国家经济损失减少
小题2:20世纪后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
A.暴雨造成的水灾B.台风形成的风暴潮
C.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D.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
小题3: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
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
②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
③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
A.植树造林B.蓄洪泄洪C.围湖造田D.修建水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