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天文学上称之为一个天文单位。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将志愿者送上火星。火星质量约为地球的0.11,大气密度约是地球的0.01,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则火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
A.0.52天文单位 B.0.78亿千米 C.1天文单位 D.2.28亿千米
2.志愿者在火星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A.没有稳定的太阳光照 B.火星引力强
C.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没有液态水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镇江崇实女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 ( )
A.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B.人地矛盾加剧
C.产业升级速度过快 D.城市重复建设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江阴市高三9月段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甲图为“澳大利亚及附近区域图”,乙图为“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d处1月吹________风。乙图中低压中心的形成是因为:①此时赤道低气压带向________(填“南”或“北”)移动;②南半球正值__________(填“夏季”或“冬季”),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影响,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地区形成低压中心。(4分)
(2) b气候不如我国东南地区典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 a地气候类型属于下图中的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分)
(4)c气候类型在此大陆分布面积广,试分析其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江阴市高三9月段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有( )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2.若不考虑地形因素,五个地点中冬季气候湿润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扬州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世界海底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①处海底地形是____________,②处位于板块的_________边界。(2分)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判断,③处海域面积将不断_________(扩大或缩小),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④处海底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_______。海上航行、海底隧道和港口建设均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是__________资源。(2分)
(4)⑤处的大堡礁属于生物海岸中的____________海岸,适合发展的产业是_____。(2分)
(5)③、⑥海域中,盐度偏低的是_______海域,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扬州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经过地球球心的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称为对跖点。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点的地理坐标为30°S,45°E,图1中甲点的对跖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图1中各点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位于东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
C.④位于南温带 D.⑤位于西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徐州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及其比2005年增比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特点是( )
A.以煤炭为主,但消费量降低
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C.新能源消费比重增幅最大
D.煤炭、石油消费比重均有下降
2.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A.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
B.森林破坏加剧,荒漠化速度加快
C.SO2、NOX等酸性气体增多,酸雨蔓延
D.总悬浮颗粒物增多,空气质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新疆昌吉州一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气候6月至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该气候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