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左图表示某城市及其郊区的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付租能力,右图是该城市空间结构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左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区,其中表示商业区和花卉区的分别是( )
A. a和b B. a和c C. a和d D. b和c
【2】根据左图中地租水平的高低,综合考虑交通、环保等因素,印染厂、水果批发市场、星级宾馆在右图中相适宜的布局位置是( )
A. ①④⑤ B. ③④⑤ C. ①⑤④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下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引水卧管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
A. 减少引水杂质 B. 方便引水管自流
C. 防止泥沙淤积 D. 过滤水中污染物
【2】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
A. 增加地表径流 B. 减少土地盐碱化
C. 缓解水土流失 D. 增加水汽输送量
【3】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
A. 东南丘陵 B. 河套平原 C. 黄土高原 D. 藏北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国家继南水北调工程后实施的又一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于2017年10月通水。白洋淀(淀为浅湖)上游接纳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来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白洋淀水域面积366km2,对当地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白洋淀多次出现干淀。1983年至1988年,白洋淀曾连续5年干淀。2014年6月,河北省政府将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列为浅层地下水禁采区,将安新县城区列为深层地下水禁采区。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初始可能承载100万人左右,发展比较好的话可能达到200—300万人。下图为引黄入济淀线路图。
(1)试推测造成白洋淀多次干淀的自然原因。
(2)说明白洋淀面积萎缩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
(3)简析河北省政府将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列为浅层地下水禁采区,将安新县城区列为深层地下水禁采区的主要目的。
(4)简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实施对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4示意我国福建省南部局部沿海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海岸变迁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全新世以来海岸变迁的状况是
A.一直向陆地方向后退 B.一直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相对稳定 D.先向陆地后退,后向海洋推进
【2】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的地质作用是
A.河流的沉积作用 B、地壳的升降运动
C.风力的侵蚀作用 D、海浪的搬运、堆积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 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 持续淤积 B. 先侵蚀、后淤积
C. 持续侵蚀 D. 先淤积、后侵蚀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季风水田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①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2)季风水田农业属于________密集型农业,主要分布在B________、C________和D________地区,主要特点有哪些?
(3)世界上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气候区,其中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养羊业占重要地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德国鲁尔区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因其位于鲁尔河畔而得名。但上世纪60年代的鲁尔河却被德国作家波尔描述成“一道被6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鲁尔区则是“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地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下图为鲁尔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鲁尔区能成为德国最著名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优越条件是
A. 丰富的煤炭资源 B. 丰富的铁矿资源
C. 大批廉价的劳动力 D. 众多优良的港口
【2】20世纪70年代,很多新兴产业不愿落户鲁尔区,主要原因为
A. 劳动力价格高 B. 环境污染严重
C. 交通不便 D. 土地租金昂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沙特阿拉伯西部高原为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沙特阿拉伯在1990年以前已经开始进行海水淡化,现产能居世界首位。左图示意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状况,右图示意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流程。
(l)描述可更新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简析沙特阿拉伯进行大规模海水淡化的原因。
(3)有人提议沙特阿拉伯在波斯湾沿岸大规模建设海水淡化厂,你是否赞同?并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