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3)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答案】
(1)

①位置: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②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③气候: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④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⑤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2)

①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②吉尔吉斯斯坦位于锡尔河上游,河流径流量大;③天山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④吉尔吉斯斯坦在锡尔河修建许多水库,蓄积河水。


(3)

①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②过度引阿姆河河水灌溉,导致咸海面积萎缩,河流断流;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


【解析】(1)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主要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分析。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2)区域水资源丰富,主要从水源补给,地表径流等方面分析。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吉尔吉斯斯坦位于锡尔河上游,河流径流量大。天山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吉尔吉斯斯坦在锡尔河修建许多水库,蓄积河水。(3)大面积种植棉花,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过度引阿姆河河水灌溉,导致咸海面积萎缩,河流断流。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青岛冷水团是盘踞在山东半岛东南部南黄海西部海域中的一个重要的海洋水文现象,是在山东半岛南侧的反气旋型涡流和太阳辐射加热共同作用下形成,3月份青岛冷水团在黄海中西部深度25m处的水温(℃)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7月份青岛冷水团海水流动方向是

A. 逆时针辐散 B. 顺时针辐合 C. 顺时针辐散 D. 逆时针辐合

2青岛冷水团7月份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本暖流增强,黄海海域异常增温 B. 山东半岛反气旋消失,水流运动减弱

C. 东南季风增强,海水垂直气温差异减弱 D. 台风频繁过境,扰乱冷水团水流方向

3青岛冷水团对山东近海捕捞和养殖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 降低水温,减少蒸发 B. 调节盐度,增加饵料

C. 减少悬浮物,增加透明度 D. 减缓水流速度,扩大产卵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日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4年2月,日本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
A.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B.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C.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D.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3)日本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其原因主要是( )
A.人均耕地多
B.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
C.耕地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块小
D.河流短小,水流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薄荷岛,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某些时候,“草堆”干枯,转为褐色,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下图为该岛月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岛的气候类型以及能够观赏到地面“巧克力”色的时间分别是

A. 热带草原气候;1-2月 B. 热带季风气候;4-5月

C. 热带草原气候;6-7月 D. 热带季风气候;9-10月

2该岛上石灰岩小山只长草不长树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B. 山坡陡峻,热量条件差

C. 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D. 气候湿热,土壤较贫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旅游团春季来内蒙古游玩,某日突遇强沙尘天气,沿主干道路发现M河和N河存在显著的水文差异,同时发现沿路植被也存在明显差别。该日沿途观察不到内蒙古高原美丽的落日景观。下图为内蒙古高原某区域图。

(1)说明沿主干道路植被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2)分析M河的水文特征。

(3)分析该日旅游团沿主干道路观测不到美丽落日景观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某岛屿相关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年均降水量为1050cm,降水相对集中在夏季,蒸发量为1695cm,面积约151.7平方千米,人口约91 261人(2009年8月),农业以种植高粱为主,旅游业发达。
材料二:下图表示该岛屿简图。

(1)简要分析该岛屿的水资源丰歉状况及影响因素。
(2)除修建水库外,请你在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该地( )
A.盛产小麦,商品率高
B.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
C.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乙海域( )
A.锰结核、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B.分布有世界性的大渔场
C.是世界飓风、风暴潮的多发区域
D.沿岸多世界著名港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1)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 )
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