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省区简称)( )

A. 内蒙古、甘、藏、青 B. 新、内蒙古、藏、青

C. 青、藏、内蒙古、新 D. 新、藏、甘、青

2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

B.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 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 退耕还草

3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

A.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B.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D.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答案】

1 B

2 B

3 D

【解析】

1图中荒漠化面积最大的为新疆,达到40%,其次为内蒙古自治区,达到24%,再其次为西藏,达到16%,位于第四的是青海,达到8%。据此选B。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边缘由于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在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据此选B。

3荒漠化的防治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目标是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协调,据此选D。

荒漠化的防治

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三是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整治模式:

首先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

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3)治理措施和经验

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造林技术世界领先

宁夏中卫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有毛或细刺;或者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

“三北”防护林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含预测)。

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

时间

1月

2月

7月

10月

全年

平均气温差/℃

5.2

6.0

5.4

6.0

5.5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变化趋势统计图(基尼系数数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专业化程度越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

A. 电子制造业 B. 服装制造业

C. 食品加工业 D. 黑色金属冶炼业

2服装制造业分布趋势的变化,直接引起了我国( )

A. 北煤南运 B. 南水北调

C. 西气东输 D. 入口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有关部门对l973年至2005年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出现了河流下游断流加剧现象,最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樵采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开垦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2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下列行为或现象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 )。

①以粮为纲,大力垦荒

②积极退耕,还林还草

③增加人口,加快发展

④引水灌溉,挖掘土地潜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

A. 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B.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

C. 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 推广节水农业,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西亚某区域图,乙湖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 m,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据报道,乙湖的水位正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干涸不是没有可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乙湖水位最低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大气环流 D. 距海远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市工业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若该变化合理,则该城市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影响该市阶段三交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人口分布 B. 城市发展 C. 地形分布 D. 河流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除传统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见下表)。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沿海省(区、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市化第一因子的差异。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市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大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

A. 径流入海 B. 寒暖流交汇

C. 上升补偿流 D. 人工养殖

2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