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B.农耕区和牧业区
C.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 D.冬小麦分布区与春小麦分布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热量与降水等气候条件,以及相应的土壤植被的差异,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之间大致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约以3 000米等高线为界。每个自然区的大致范围如下:
东部季风区:包括整个第三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等地形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形区;
青藏高寒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3题。
1.下列区域中,属于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的上一级区域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 B.东部季风区
C.华中五省地区 D.洞庭湖地区
2.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别。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3.秦岭—淮河是我国( )
A.冬小麦与春小麦生产区的界线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小麦种植的民谚在河北与河南是不同的:河北省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而河南省则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两地民谚关于小麦的种植时间不同,原因是( )
A.两地气候条件不同 B.两地政策不同
C.两地土壤条件不同 D.两地市场不同
2.南方冬小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以东,播种面积和总产近全国的30%,是我国商品小麦的重要产区。其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B.居民多以稻米为主要口粮
C.光热充足,可以一年三熟 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A区与C区的界线是
A、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B、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C、大致与2000米等高线吻合
D、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吻合
3.有关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因降水较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B、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夏季雨热同期,降水丰富,农业以水田为主
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降水相对较多,也可发展水田农业
D、青藏地区只有海拔较高的河谷地带有农业发展
4.关于英国和日本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日本和英国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日本和英国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英国气候深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南北方景观示意图。
(1)材料一中甲图反映的是 地区的景观,乙图反映的是 地区景观。
(2)结合材料一信息,完成下表。
| 秦岭-淮河以南 | 秦岭-淮河以北 |
一月平均气温 |
|
|
河流结冰情况 |
|
|
降水 |
|
|
耕地类型 |
|
|
材料二: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下图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3)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其济最重要的特点是外向型。目前,该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一半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下图是珠江三角洲示意图。
(4)请说明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5)列举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完成下列两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耕地以早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该线以南以水田为主,油菜作物种植面积广阔
C.该线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该线以南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