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与地理有关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小题2: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葡萄、油菜       ⑤有全国四大工业基地
A.①②③B.④⑤C.①③④D.②⑤

小题1:C  
小题2:D

试题分析:
小题1:我国是以季风气候为主的国家,在夏季,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我国夏秋季节最重要的天气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影响着整个东南亚地区水汽输送状况;同时,西太平洋副高北侧是北上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南下冷气流的交绥地带,气旋和锋面系统活动频繁,常常形成大范围阴雨和暴雨天气,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降水带,即锋面雨带。该降水带由夏季风主导,即位于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距,并随副高作季节性移动。平均而言,每年2-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沿海地区,并随着季节的转暖缓慢向北移动;6月中旬或下旬,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这种连续性的阴雨一直会持续到7月上旬末;到了7月上旬或7月中旬,雨带北移至黄河流域,而江淮地区则处于副高的控制之下,进入伏旱期。如果副高强大、持续时间长,则会出现长时间的酷热、少雨天气,造成严重干旱。副高南侧为东风带,常有东风波、热带风暴甚至台风活动。因此7月中旬以后,华南地区又一次出现了雨区;7月底至8月初,雨带北移至华北、东北一带达到一年中最北位置,如果副高稳定,江淮地区则持续高温酷暑的伏旱天气;从8月底到9月上旬开始,雨带随着北方冷空气的活跃而开始迅速南撤,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最早结束;到了10月上旬,雨带退至江南华南地区,随后退出大陆,结束了一年为周期的雨带推移活动。清明节每年4月5日前后,“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降水较多,说明雨带已移动到此地,为我国华南地区、“黄梅时节家家雨”说明为梅雨季节(雨带推移到江淮地区)、“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地种植麦子为华北地区、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昼夜温差大,大陆性强(深居内陆)为西北地区。C对。
小题2:“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说明该地为秦岭,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河流较多,地带性土壤为红壤(酸性、粘重、有机质含量少),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热条件好,葡萄原产地亚洲西部地区,世界上大部分葡萄园分布在北纬20~52度之间及南纬30~45度之间,绝大部分在北半球。中国葡萄多在北纬30~43度之间。温带特别是大陆性(地中海气候也较好)是葡萄生长较好地区。我这亚热带地区相对降水较多,水果水分较多糖分比重相对较少,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有两个(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南方地区。D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的名句,其含义就是指温暖湿
润的东南季风吹不到玉门关。
(1)分别说出图中各地形区土要外力作用。(6分)
(2)请解释“春风”为何吹不到玉门关?(6分)
(3)推测图示地区古代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可能是(  )
A.天津B.广州C.长沙D.长春
小题2:总辐射量最大时,该市气温为(  )
A.23.5℃B.27.5℃C.20℃D.25℃
小题3:夏季,影响该城市总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B.昼夜长短C.空气质量D.云量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相关信息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简述新疆地形和气候特征(5分)
(2)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4分)
(3)新疆风能资源丰富,试结合图二说明达坂城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
(4)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是该区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5分)
(5)2010年春季该地出现了影响农业生产的洪水灾害,试根据图中气候资料说明其形成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所做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①、②两地处于同一山脉,则该山脉可能是(      )
A.大兴安岭B.阴山C.小兴安岭D.长白山
小题2:M地所在省区(     )
A.重工业和农业发达B.农、牧过渡地带,土地退化严重
C.草原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D.人口稠密,劳动力数量多
小题3:关于M 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量小,含沙量大 B.流量大,结冰期长
C.流量小,汛期只出现在夏季D.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2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
B.区域都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则综合了地形、气温两大要素
C.西气东输工程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
D.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是为了找出区域的相似性,因地制宜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势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④⑤⑥
小题2:甲、乙两地的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面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A.酸雨B.水污染C.臭氧层空洞D.全球变暖
小题3: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
A.铁矿资源缺乏B.劳动力短缺C.科技水平较低D.市场狭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部分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O区在我国没有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洋流D.海陆位置
小题2:我国东部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A.A-B-F-EB.P-J-F-DC.A-G-F-DD.D-E-L-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