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南非总人口5180万,地处南半球,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三面环海,全境气候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全年降水量由东部的10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南非基础设施良好,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深矿开采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是南非工业四大部门,矿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收入的50%,全国约有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南部某区域图(图1)

材料二:图2为南非主要农作物产量(单位:千吨,资料南非农业部)
材料三:南非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的排位
矿种类型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硅铝酸盐蛭石、锆、钛、氟石磷酸盐、锑铀、铅煤、锌铁矿石
储量在
世界位置
第一位第二位第四位第五位第八位第九位第十四位
(1)图1中B地的自然带名称是,A地气候特征是,影响A地附近海域洋流性质为.
(2)在材料二中,从2003年到2008年南非主要农作物产量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可以推测南非把主要非粮食农作物加工后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的产品是.
(3)图1中A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4)结合文字和图表材料,简要分析矿业能成为南非四大工业部门之一的主要区位条件.
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南非区域地理.
(1)此题考查AB的自然带和气候,以及附近的洋流.根据图中的位置分析,A在30度以北,是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B在30度以南,是地中海气候,所以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分析,图中的A附近的洋流是本格拉寒流.
(2)此题考查南非主要农作物产量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农作物,以及南非把主要非粮食农作物加工后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的产品.根据“图2为南非主要农作物产量”图分析,图中的非主要农作物产量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玉米.图中的甘蔗产量最大,所以推测南非把主要非粮食农作物加工后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的产品应该是蔗糖.
(3)此题考查A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分析,图中的A附近的洋流是本格拉寒流.此洋流是上升流,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所以渔业资源丰富.
(4)此题考查矿业能成为南非四大工业部门之一的主要区位条件.南非基础设施良好,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深矿开采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是南非工业四大部门,矿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收入的50%,全国约有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根据材料的内容和表格里数据分析,矿业能成为南非四大工业部门之一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南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先进的矿产开采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便利的海运交通;矿业产品市场广阔(世界需求量大);工业基础设施好等.
解答: 解:(1)根据图中的位置分析,A在30度以北,是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B在30度以南,是地中海气候,所以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分析,图中的A附近的洋流是本格拉寒流.
(2)根据“图2为南非主要农作物产量”图分析,图中的非主要农作物产量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玉米.图中的甘蔗产量最大,所以推测南非把主要非粮食农作物加工后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的产品应该是蔗糖.
(3)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分析,图中的A附近的洋流是本格拉寒流.此洋流是上升流,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所以渔业资源丰富.
(4)南非基础设施良好,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深矿开采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是南非工业四大部门,矿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收入的50%,全国约有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根据材料的内容和表格里数据分析,矿业能成为南非四大工业部门之一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南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先进的矿产开采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便利的海运交通;矿业产品市场广阔(世界需求量大);工业基础设施好等.
故答案为: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全年高温干燥    寒流.
(2)玉米     蔗糖
(3)受离岸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4)丰富的矿产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先进的矿产开采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便利的海运交通;矿业产品市场广阔(世界需求量大);工业基础设施好等
点评:此题考查南非区域地理.掌握区域分析问题的方法,读图能力要求高,提取图中的有效信息解题,此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区域的资源承载力与区域的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  )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甲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乙区域,从自然资源方面看,与此密切相关的有(  )
①耕地资源     ②淡水资源     ③森林资源     ④矿产资源.
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西伯利亚地区图.

材料二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之一.鄂毕河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900多条,春季汛期时间长,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1%.
(1)简述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形成的原因.
(2)图中a、b、c、d、e代表不同的水平自然带,说出该区域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述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
(3)依据图中信息,概括西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类型,并简述该地区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材料三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其产量分别占俄罗斯总产量的70%和90%,并大量输送到俄罗斯其它地区及欧洲多国.
(4)简述石油、天然气输出对西西伯利亚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叶卡捷琳堡是俄罗斯重要的机器制造中心之一,有重型机器制造厂、化学机器厂、汽轮电动机厂、电气重型机器制造厂、冶金厂等全国闻名的大企业.近年来,因设备老化、资金不足、订货锐减,叶卡捷琳堡的工业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5)概括叶卡捷琳堡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近十年来,中国革命的“红都”--志丹县,面对“群山恶水”,奋发图强,实现了由贫困县向西部百强县、陕西十强县的历史巨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陕西省志丹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如图1.
材料二:1997~2010年志丹县工业产值以及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指数变化示意图如图2.
(1)这里的“群山”是指
 
;“恶水”是指
 

(2)志丹县自然带属于由
 
 
的过渡地带.
(3)试指出志丹县从农业向工业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并分析促使其转型的原因
 

(4)指出志丹县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指数的变化趋势,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指出志丹县综合整治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近年来,北京市平谷区的大桃远销海外,主要是因为(  )
①自然条件改变     ②交通运输改善    ③税收政策变化   ④保鲜技术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乙侧河岸(  )
A、形成冲积扇
B、适宜建设港口
C、河流流速较慢
D、多位于河流上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