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某河水系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沼泽分布少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较少 B. 落差较大 C. 下渗严重 D. 蒸发较少
【2】与福斯相比,科连特斯()
A. 流量大,汛期开始早 B. 流量小,汛期开始晚
C. 流量大,汛期结束晚 D. 流量小,汛期结束早
【答案】
【1】 B
【2】 C
【解析】
试题
【1】根据图中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结合实地情况来分析问题。依据经度向东减小,可知为西经;依据纬度向南增大,可知为南纬。陆地东侧为大西洋,故此地应位于南美洲大陆东岸。根据纬度可知当地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从沼泽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乙河流域上游和科连特斯附近,说明此处地势较周边低洼。在甲河上有较多的瀑布,且距离较近,表明该河流经处地势起伏较大。再根据沼泽形成的原因来分析甲地沼泽分布少的原因。依据图中河流的分布,可知甲河与乙河之间有分水岭,且为南北走向,故甲处位于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应降水较多,故A错。下渗情况没有明显资料故无法进行比较。若甲处蒸发少,则地表水会丰富,应容易形成沼泽,与题干要求不符,故D错。结合瀑布的分布,可知甲处地势起伏大,不宜形成沼泽。故B正确。
【2】根据图中两城市在河流上的位置:福斯在甲河下游部分,科连特斯在甲河与乙河的交汇处附近,福斯在科连特斯的上游。故影响福斯的河流径流量受甲河流域影响,影响科连特斯的河流径流量受甲乙两河流域影响。从流量上看,下游处的科连特斯应大于福斯。从汛期开始的早晚来看,因甲河更靠近海洋,又处于迎风坡,故甲河汛期开始早,乙河开始晚,而科连特斯处受甲乙两河的影响,故科连特斯的汛期结束晚于上游处只在甲河上的福斯。故C正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的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的季风风向,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7月时,图中甲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2】下列关于乙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_气团,与B气团相比,A气团温度_______,气压________。
(2)该锋面属于__________锋,过境时,会伴有________和________天气。
(3)分析该锋面过境后,天气如何变化。
(4)上述锋面北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时,暖气团势力减弱,与冷气团势力相当,此时其锋面类型已转变为______________锋,在其控制下会出现________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我国西南局部地区示意图,右上图为左图中乙地降水资料,右下图为左图中昆明气候资料。
材料二 距今两亿年前,左图中石灰岩分布区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新生代以来因地壳运动逐渐形成高原。
材料三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盛产于地中海,喜光喜暖,抗旱能力较强,在年均温度在18-20℃的气候下能正常生长。但最低气温接近零度的则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喜PH值在6.5-8.O之间的疏松深厚土壤。20世纪60年代,我国昆明市曾引种一批油橄榄,但出现了挂果率低等“水土不服”现象。
(1)指出石灰岩分布区的典型地貌类型,并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该地貌的成因。
(2)图示石灰岩分布区多成为石漠化重灾区,为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请提出防治石漠化的措施。
(3)比较分析每年7-8月甲、乙两地常见气象灾害的差异。
(4)从自然条件角度简析昆明引种油橄榄失败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回答下面小题。
【1】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但生物质能满足状况相差较小,主要原因是
A. 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B. 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C. 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 D. 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
【2】新疆的生物质能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 B. 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广大
C. 交通落后,运输不便 D. 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3】对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措施合理的是
①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燃料 ②生产燃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
③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 ④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汉江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柑橘生产区,也是我国柑橘分布北界。 当地为了改善橘园的生态效益,在橘园中种草作为绿肥(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雨季生长,旱季除草并将其覆盖于橘园地表。
(1)简析橘园中种植绿肥的作用。
(2)比较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灌丛沙堆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的一种风力沉积地貌,与风沙活动、植被变化、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示意灌丛沙堆发育的增长、稳定和衰退三个阶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区域中,不易出现灌丛沙堆景观的是
A. 季风区河谷地带 B. 绿洲边缘
C. 沙漠腹地 D. 农牧交错地带
【2】灌丛沙堆具有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作用,保护灌丛沙堆的核心是
A. 维持区域内适量的沙源 B. 增加沙堆内的土壤肥力
C. 降低区内风速 D. 保护沙堆表面植被
【3】在灌丛沙堆发育的三个阶段中,风力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A. 弱—强—强 B. 强—弱—弱
C. 强—弱—强 D. 强—强—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早在1908年就提出了中国南北分界(即秦岭—淮河)的观点,而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则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将“线”还原成“带”(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将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技术(RS) B. 全球定位系统(GPS) C. 地理信息系统(GIS) D. 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2】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的
A. 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带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C. 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 外流河区域与内流河区域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图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2】乙图中b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 B. 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人类居住
C. 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 D. 阳光灿烂,有利于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