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三圈环流.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赤道因终年气温高,是热源,空气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高空形成高气压区.气流由赤道上空的高气压区向向两极方向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偏转(北右南左,总体是向东偏),到了纬度30°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向东运动)不能继续向高纬度运动,在不断聚集(堆积)的情形下便产生了下沉气流,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纬度30°),极地地区因终年气温低,是冷源,气流终年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在纬度60°形成了相对的低气压带,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于是形成了三圈环流,即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同时在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图中的①是赤道低压带. ③是副热带高压带. ⑤是副极地低压带. ⑥是极地高压带. ②是信风带. ④是西风带.
气压带形成有两种原因:一是热力原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二是动力原因(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赤道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压带.极地地区因终年气温低,是冷源,气流终年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原因:从赤道上空向南、北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到纬度30°左右,偏成沿纬圈运动的西风,空气质量积聚;同时空气在向高纬行进途中,温度渐降,有下沉趋势;加以副热带纬圈小于赤道的纬圈.因此,在南、北纬30°附近的地面上各形成一个动力性的高压带.
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在60度附近相遇,由于两个风带的性质不同,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会爬到锋面的上面,形成极锋.在60度的近地面形成了副极地低压带.
一般高压带控制下是晴天,低压带控制下是阴雨天气.信风带方向是高纬度吹向低纬度,不容易形成降水.西风带是低纬度吹向高纬度,容易形成降水.
解答:
解:A、图中的①是赤道低压带. ⑤是副极地低压带. 气压带形成有两种原因:一是热力原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二是动力原因(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故不符合题意;
B、图中的①是赤道低压带. ⑤是副极地低压带. ③是副热带高压带. ⑥是极地高压带. 一般高压带控制下是晴天,低压带控制下是阴雨天气,故正确;
C、⑥是极地高压带. ②是信风带. ④是西风带. ⑤是副极地低压带.一般高压带控制下是晴天,低压带控制下是阴雨天气.信风带方向是高纬度吹向低纬度,不容易形成降水.西风带是低纬度吹向高纬度,容易形成降水.故不符合题意;
D、亚洲高压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③是副热带高压带,在30度附近,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三圈环流.此题主要涉及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成因,对气候的影响,以及亚洲的季风知识,是个综合性强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