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两幅为同一日期的太阳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日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N,经度是0°.
(2)在图1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用实线表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在图2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3)A、B、C、D四地昼长由长到短排序为:A>C>B>D.
(4)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排序为:D<B<C<A.

分析 (1)根据极圈内昼夜分布判断该日的节气和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2)根据图中经度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3)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最大;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也最大.
(4)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解答 解:(1)读图,根据图中0°和45°E经线可以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N,0°位于白天的中央,为太阳直射的经线.
(2)读图,根据图中0°和45°E经线可以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为昏线,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

(3)夏至日,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A、B、C、D四地昼长由长到短排序为A>C>B>D.
(4)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排序为D<B<C<A.
故答案为:(1)夏至日;23°26′N,0°.
(2)

(3)A>C>B>D.
(4)D<B<C<A.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B.降水条件C.地形D.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①地的年降水量可能(  )
A.等于400mmB.等于2000mmC.大于2000mmD.在400~200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图示区域中的陡崖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
A.280米B.430米C.560米D.65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向东北流B.向西南流C.向东南流D.向西北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我国很少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各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人口增长模式符合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率的类型是(  )
A.原始型B.传统型C.过度型D.现代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图1中该景观图的地质构造是(  )
A.地堑B.地垒C.断层D.褶皱(向斜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城市“逢雨看海”屡屡发生,与之同时,地下水水荒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国政府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并就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做出了部署.所谓“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以及铺设渗透路面、渗水性停车场等措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
材料二:我国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如图所示).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该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地理事物在应对城市内涝和地下水水荒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