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 第一次转移(19世纪70年代) 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A. 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 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 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 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19.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得益于( )
A. 重视科技投人 B. 位置优越,分布集中
C. 原料、燃料丰富 D. 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18. B 19. A 解析:从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和图中经纬位置,不难理解图示信息。19世纪70年代’美国东北部工业发展快,钢铁、石化部门为汽车创造了条件。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技术提高,市场占有率领先。
题目来源:高考丢分题地理 > 7.6 产业结构与升级转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近年来,巴西农业突飞猛进,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家禽、大豆、糖、咖啡和橙汁出口国。读巴西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1〜2题。 1. 图中a、b、c、d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 ) A. a商品谷物农业、b种植园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原始迁移农业 B. a种植园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 C.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原始迁移农业、d种植园农业 D.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种植园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 2. 影响c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天然草场广阔 B. 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充沛 C. 临近城市,市场广阔 D. 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读图,回答9〜10题。
9. 2000〜2020 年,我国( )
A. 年轻劳动力人口数量逐年提高 B. 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小
C.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D. 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10. 根据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 )
A.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B. 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人口大量外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 答第19~20题 |
19. 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A. 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 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 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 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20. 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A. 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 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 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 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右下图为2010年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8~9题
8. 甲、乙、丙、丁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 )
A. 北京、上海、广西、新疆
B. 上海、广西、北京、新疆
C. 广西、新疆、上海、北京
D. 新疆、北京、上海、广西
9. 据图,可以判断( )
A. 甲生活用水比例高与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有关
B. 乙地工业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高科技工业发达
C. 生态用水比例丙小于丁说明丙地区生态用水量小
D. 丁地农业用水比例高于其他三地与丁地干旱的气候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右图(甲、乙、丙、丁为世界著名港口) ,完成5〜6题„
5. 如果箭头a、b、c、d表示某农产品的销售方向,该农产品是( )
A. 小麦
B. 玉米
C. 水稻
D. 大豆
6. 如果箭头c、e表示部分电子工业的转移方向,导致其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价 ②技术 ③劳动力 ④资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 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 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 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 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2. 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000〜2006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 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 2000〜2006年间,我国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
D.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14. 2002~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可能的原因是( )
①我国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②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上升 ③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④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 ⑤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6.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1) 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 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3) 分析该国水资源的开发条件。
(4) 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