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5.图15所示地区在2013年4月20日发生7.0级强烈地震,接着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在本次抗震救灾中,政府部门要求制定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和预防措施.
推测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的城镇遭受最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是哪种?并说明推测理由.

分析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指地震引起的继发性崩塌、滑坡、塌陷、地裂缝.由于地震震动造成山体岩土结构松散,特别是伴随降雨极有可能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多种次生地质灾害.地震还会引起其他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水体污染、瘟疫等.而水土流失属于植被、土壤等长时间的统一演化过程,属于生态破坏.

解答 解:读图,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根据等高线判断,该地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根据材料,降雨持续时间长,导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故答案为:第一种:
泥石流.理由:该区域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岩石破碎,强震造成岩石松动、破裂.城镇位于山高谷深坡陡的河谷地带,暴雨引发山洪,甚至河流上游形成堰塞湖,山洪和堰塞湖溃堤引发泥石流.
第二种:
崩塌、滑坡.:该区域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岩石破碎,强震造成岩石松动、破裂.城镇位于山高谷深坡陡的河谷地带,暴雨过后,更易形成崩塌、滑坡.

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基本形成原因,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区域实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土壤在水力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作土壤侵蚀.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说明图中甲、乙两地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自然原因.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和丙地土壤侵蚀的差异并阐述判断理由.
(3)分析印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土壤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读世界某区域图(图1)和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同答下列问题.
(1)顿河因其河水流动的声音很轻,比较安静,所以在世界上享有“静静的顿河”美誉.分析成因.
(2)分析里海水域渔业资源逐年减少的原因.
图中乙所在黑土分布区总面积有19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黑土地之一:这种黑土地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土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并分析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读“长江年平均流量变化”图,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主要是受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变化的影响
B.主要是与流域内湖泊面积的变化有关
C.主要与冬季风的强弱有关
D.主要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图示区域内发生了山泥倾泻.你认为会形成灾害吗?并阐述你的理由.
(2)试分析该地山泥倾泻形成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甲是某海滨度假村在2004年12月24日前后的卫星照片对比图,图乙是某种灾害的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对比两幅照片,说明下面照片和上面照片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2)图甲受到图乙所示灾害的破坏,这种灾害是什么?从图中看,图乙地区的船只在接到警报后,应怎样采取正确的避灾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阅读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中国于20世纪末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有哪些?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结合三种生产概念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读图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国首都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的差异.
(2)冬季A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B地,而B地的酸雨危害却比A地严重,试分析原因.
(3)简述B所在国冬季和夏季降水地域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为何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地理景观,以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  )
A.石灰岩溶洞B.东非大裂谷C.撒哈拉沙漠D.长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