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霾(mái),空气中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下图为广州地区雾、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自1954年—2006年广州地区雾、霾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6分)
逆温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偏高的现象。
(2)简要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的原理。(4分)


(1)雾日数与霾日数的整体变化大致同步。雾日数的变化相对平稳。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78年之后霾日数显著增多;变化起伏大;1999年左右达最大值,超过200天。(6分,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
(2)在正常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气温高、高空气温低,容易形成对流运动,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2分)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低,空气不易对流,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2分)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不难,解题关键是从图中找出广州地区雾、霾天日数变化的规律,再结合对逆温的解释来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的原理。
(1)根据广州地区雾、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图,可知雾日数与霾日数增加或减少整体变化大致同步,雾日数的变化相对平稳,霾日数的变化幅度大,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78年之后霾日数显著增多,1999年左右达最大值,超过200天。
(2)结合提示“逆温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偏高的现象”,可知出现逆温,空气不易对流,就会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在正常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气温高、高空气温低,容易形成对流运动,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则不易形成霾天气。
考点:该题考查环境问题中雾霾天气的特征和成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霾的主要组成。冬季空气干燥,尤其进入2013年1月以后,随着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严重的雾霾席卷了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国74个城市从1月1日起公布PM2.5数据,在过去的十几天内,有33个城市指标超过300微克/立方米,其中京津冀最为严重。从北方的石家庄、北京,到南方的南京,以及中部的武汉,大半个中国浸泡在浓雾中。
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频发的原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0分)读图下列遥感影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钓鱼岛列屿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台湾将其划归宜兰县管辖。
(1)读图(c),钓鱼岛列屿位于宜兰的____方向。(1分)
读图(d),简述钓鱼岛东侧海底地形的成因。(1分)
2012年3月,国家海洋局公布了我国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的精确坐标及航空遥感影像图,
标志着我国海监部门已实现了对不可到达、远离大陆的海岛(礁)的测绘和动态监测。2020年前,我国还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形成对我国乃至全球海洋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
(2)概括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和环境监测应用中的特点。(4分)
我国台湾的宜兰平原尽揽雨水湿气,古人称“竹风兰雨”。
(3)读图(a)、(b),宜兰平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分析宜兰降水特征及其成因。(1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地理—环境保护】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杭州市总面积为16883.73平方公里,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936.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3%。研究小组把杭州市划分四块区域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研究,有关情况如图所示。

注:I区——东北部平原农田区;   Ⅱ区——中部、南部低丘河谷风景资源区:
Ⅲ区——西北部中低山水源涵养区; Ⅳ区——西南千岛湖水源涵养区;
材料2:杭州市2001~2010年水土流失治理状况,如下表。

(l)比较四个地区,说明Ⅰ区水土流失所占比重低的原因,并分析其它三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6分)
(2)结合资料,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可行性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了解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地区“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图”,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图示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优势。(2分)
(2)十年间,该区域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会产生什么影响?(3分)
(3)指出图示沿海地区发展粮食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4)近年来该地区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明显下降,试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2013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发布。下图为济宁城区及周边主要旅游景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济宁市发展国民旅游休闲的有利条件。(6分)
(2)说明济宁市发展国民旅游休闲的主要意义。(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2分)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地理信息小组将所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后,向全班同学做了汇报交流。下图所示M区域1(阴影区)约占某国陆地面积的23%。通过该国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这片昔目的荒原,现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在该国M地有“谷物带”之称。

(1)推测M地区利于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6分)
(2)简述农业科研人员在改造M地区时可能采取的有利措施。(8分)
(3)该小组认为M地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复制到同纬度的非洲东部地区。听汇报的思思同学提出了“不宜在非洲复制”的相反看法,请为该同学的反驳提供论据。(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3年7月至8月上旬,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纪录。

指出上述地区在夏季致使伏旱天气形成的天气系统,并简述造成该地区此次“高烧持续不退”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8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
 
1991
 
48.08
 
14.47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2008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63
 
0.01
 
(1)   日,图中所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均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春、秋分日,图中①、②、③三个城市,日出时间迟于北京时间6:00的是    ;①、②、③三个城市,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级别最高的是    。(6分)
(2)图示区域地形,北部以     为主,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4分)
(3)图示地区对外长途交通运输,时效最优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运量大、运费最便宜的是       。(4分)
(4)据材料二可知,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比重增加的是        ,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如同等降雨量,地表径流将会     ,城市市区气候“       ”增强。(6分)
(5)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