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此系统易造成:(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中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春分日,海口(110°E)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5︰40B.6︰20C. 6︰40 D.7︰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期末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环境中,要产生降水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大气有
①足够的水汽 ②充足的凝结核 ③下沉运动 ④上升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一12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在图中四条线段的一端补上箭头,完成大洋环流。
(2)图示a、b、c、d洋流构成了 (中低纬或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3)a、c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c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 作用。
(4)若某油轮在甲处海域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原油可能随洋流向 (方向)扩散。
请简述洋流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影响: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一12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列四幅降水和气温年配置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四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③为热带季风气候 D.④为地中海气候
2.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C.常年受西风影响 D.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一12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印度半岛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 )
A. 地形地势的影响 B.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 热带气旋的影响 D.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资料。(8分)
①我国天然林面积不足国土面积的10%,全国木材产量的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②东北是全国的林业基地。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的用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200万公顷减少到1998年底的590万公顷,③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灾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盒营造森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④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挖掘潜力,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好的效益。
分析资料中划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北京时间),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东十区)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强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污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震发生时,日本的区时是( )
A.11日11时46分 B.11日15时46分
C.12日11时46分 D.12日15时46分
2.该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正向南移 B.北半球,正向北移
C.南半球,正向南移 D.南半球,正向北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省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 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 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