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化率是指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当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比值(简称NU值)趋近于1.20标准值时,区域就业结构较为合理。读1992年以来我国NU值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区域就业结构最不合理的年份是
A.1992 B.1995
C.2003 D.2010
2.据材料可知
A.1992-2010年期间NU值逐年下降
B.1992-1995年非农化率增速减缓
C.1995-2003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D.2003-2010年非农化率保持稳定
1.B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NU值最高的年份说明区域结构最不合理,故B正确。
2.1992-2010年期间NU值波动变化,逐年下降说法错误例如从1992年-1995年上升,1995年-2003年下降,A选项错误;1992-1995年线段斜率最大,说明增速较快B错误;1995-2003年NU值呈下降趋势,非农化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呈上升趋势,而其与城市化水平比值即NU值呈下降趋势,说明比值中的分母城市化水平必然也呈上升趋势且增幅较快故C正确。2003-2010年图中显示的只是NU值变化较小,说明的是非农化率和城市化水平同步发展而不能够反映非农化率的变化,故D错误。
考点;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某年7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
2.图中索科特拉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上学期高二期末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2.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7月18日,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超强台风级)18日15时30分从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右边为台风“威马逊”的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7月17日20时,海南省最可能吹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2.“威马逊”影响海南的前后,气压的变化正确的是
3.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直接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有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一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6分)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图甲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图甲中甲地区建有“萩芦风电场”,该风电场建在山区的山脊或山顶地带(如图乙所示),风机大叶片朝向东北。
材料三 近些年来,继甲、乙地区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甲所在省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
(1)从自然环境要素角度,分析甲地风电场的优势区位条件及风机叶片朝向的主要原因。(9分)
(2)说明甲地海岸带(海陆交接地带)除风能外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9分)
(3)说出甲区域在两次产业转移中所处角色的不同,并分析其转变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高三下学期初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下图示意某旅游目的地,该地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规模相对较小。
分析该地旅游规模相对较小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高三下学期初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日本东部海域相关地质构造图,回答以下问题。
1.海底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结晶物质,常分布于槽形的深海沉积物中,图中四地中可能大量蕴藏此种矿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研究发现,日本每次经历地震后,邻近岛屿都将发生位移,根据板块性质及所学知识,若本州岛发生大地震,一般情况下多数
A.岛屿西移 B.岛屿下沉
C.岛屿抬升 D.海岸线上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为北太平洋局部海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甲 图乙
1.若以洋流模式图(图乙)来表示该海域洋流分布状况,甲~丁四图中能正确表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图所示①~④处洋流中,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