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所示甲地区为某国主要农业区,政府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将乙地区的水资源调到甲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


  1. A.
    美国东南部
  2. B.
    澳大利亚东南部
  3. C.
    巴西北部
  4. D.
    秘鲁西部

2.目前,甲农业区


  1. A.
    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热量
  2. B.
    适合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3. C.
    容易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退化
  4. D.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退耕还林
1. B
2. C
1.根据图示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东侧海拔高,图中山脉为大分水岭,调水线路为东水西调,所以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甲农业区降水量位于250mm到500mm之间,降水量少,该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是水分,农业发展可能出现土地荒漠化,适合发展畜牧业,可以发展混合农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1. A.
    甲、丁、丙、乙
  2. B.
    甲、乙、丙、丁
  3. C.
    丙、乙、丁、甲
  4. D.
    丙、丁、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回答小题:
地球的大气圈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是


  1.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2.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3. 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4. 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1. A.
    地面辐射
  2. B.
    太阳辐射
  3. C.
    大气辐射
  4. D.
    大气逆辐射

3.在晚秋或寒冬,老农为了保护农作物防御霜冻,常常燃烧植物秸秆制造烟幕,该做法的目的是


  1. A.
    让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升高
  2. B.
    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
  3. C.
    最主要是让秸秆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升温
  4. D.
    制造烟幕减少地面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沿经线剖面图,关于A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1. A.
    是冰盖的最高点
  2. B.
    全年大部分时候受低压中心的控制
  3. C.
    有极昼、极夜现象
  4. D.
    当地河流受冰雪融水影响,夏季流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该表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展示的部分世界优秀的“治水”城市案例,读表完成1-2题。

案例
 鹿特丹 水广场成都  活水公园杭州 五水共导大阪 水都
核心理念鹿特丹水城2035工程通过“水广场”等措施,计划用25年的时间使得鹿特丹摆脱海平面上升和洪涝灾害的弊端。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工程,其生态自净的方式是降低成本和实现生态化的有效手段通过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的治水概念,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通过大阪在“防洪抗灾”“清洁水质”“水滨城市改造”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果,体现环保技术与环境共生的融合。


1.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四座城市共同展示了“水与城市”主题,但是侧重点不同,下列描述与城市核心理念一致的是:


  1. A.
    鹿特丹水广场工程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2. B.
    成都的活水公园通过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和培养水生植物等措施能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3. C.
    杭州五水共导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提高土地的出租价格和吸引廉价劳动力
  4. D.
    大阪水都“清洁水质”依赖的是环保技术,所以在发展中国家难推广

2.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城市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是:


  1. A.
    消费者(指众多人口)多,产生的废弃物多,大量的垃圾要输送到城市以外分解
  2. B.
    分解者(指微生物)多,所以病毒和虫害多
  3. C.
    生产者(指给人类供给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少,所以要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4. D.
    城市的生态环境总比农村生态环境要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3年6月21日,北京市交通委宣布,北京将大力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的应用,预计2017年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将占北京市公交车的6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1. A.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2. B.
    减轻大气污染
  3. C.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4. D.
    提高能源利用率

2.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是


  1. A.
    缓解土地荒漠化
  2. B.
    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3. C.
    缓减轻耕地压力
  4. D.
    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1. A.
    沙尘暴
  2. B.
    台风
  3. C.
    水灾
  4. D.
    泥石流

2.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的地区主要是我国的


  1. A.
    西北地区
  2. B.
    西南地区
  3.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4. D.
    长江中下游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为某市市内跨区(县)人口迁移流分布示意图(箭头粗细表示迁移量大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1. A.
    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
  2. B.
    郊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3. C.
    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
  4. D.
    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2.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可能促使


  1. A.
    全市总人口减少
  2. B.
    近郊区人口密度减小
  3. C.
    远郊区人口密度增加
  4. D.
    城边缘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我校同学在学习中自制如图所示日期钟。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日期界线长指针变动的原因是


  1. A.
    地球公转引起
  2. B.
    地球自转引起
  3. C.
    太阳直射点移动
  4. D.
    引起四季变化

2.当地球自转一周时,图中M、N两点处在同一日期内的时间长达


  1. A.
    12小时
  2. B.
    20小时
  3. C.
    6小时
  4. D.
    24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