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消息,截至2011年5月18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 812万亩(多年同期均值1.95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3 300万亩,主要分布在湖北、甘肃、江西、湖南等省;有442万人、31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均值1 058万人、796万头),主要分布在甘肃、内蒙古、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区。长江中下游降水50年来最少,全国受旱面积9 892万亩。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发生示意图”
(1)河南省干旱灾害频数在________以上。
(2)干旱灾害频数大于30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
(3)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厦门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下图示意某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下题。
1.该产品最有可能是
A.精密仪表 B.智能手机 C.化工产品 D.高级时装
2.该产品选择在墨西哥组装的最主要目的是
A.降低关税成本 B.减少土地租金
C.接近消费市场 D.利用当地原料
3.一些跨国公司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主要是因为东南亚
A.劳动力较丰富 B.科技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生产成本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差值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四地中,最有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②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省武威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 )
A. 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
B. 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
C. 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机率增加
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省武威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2.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群发性 B.随机性
C.突发性 D.链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甘谷县一中高三上一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6分)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晨线是____________,昏线是____________。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东或西)侧。
(5)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6)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乙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 )。
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8)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甘谷县一中高三上一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小题。
1.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
A.一直向东走
B.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C. 一直向西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2.读经纬网图,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 )
A.一半 B.等长 C.1.5倍 D.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台县一中高三8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2010年10月底,中国专家组在塞内加尔(N地所在国)的水稻种植项目获得重大技术突破,杂交水稻新品种喜获成功,这将为更多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解决粮食危机带来希望。
材料三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其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23″S,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35°00′E)。下表和下图分别示意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资料。近年来马赛人迁徙的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 气候类型 | 干季 | 湿季 |
多多马 | 热带草原气候 | 5~10月 | 11月~次年3月 |
基塔莱 | 11月~次年4月 | 4~10月 |
1.说出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分)
2.判断M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
3.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在塞内加尔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6分)
4.马赛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6分)
5.请结合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分析非洲热带草原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