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完成问题。
【1】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 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B. 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C. 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D. 河湖众多,少泥沙
【2】 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
A. 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B. 水位季节波动较小
C. 占用大量耕地 D. 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3】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
A. 照明 B. 制冷 C. 取暖 D. 烹饪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潮流。
源于中国的“双十一”购物征欢节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其在拉丁美洲、北美地区及欧洲
主要国家引发的交易量激增。大数据显示2017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俄罗斯成为在中国
网上购物最多的国家。读图.回答下题。
(1)分析俄罗斯成为和中国网上购物最多国家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美国某种能源资源的分布以及利用该能源资源发电的电站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能源资源是( )
A. 水能 B. 风能 C. 地热能 D. 太阳能
【2】图中甲处电站集中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市场 D. 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其中弧AD为晨线,读图后回答:
(1)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C点在D点什么方向? 。
(3)此图是 半球光照图,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4)A点此时为 点钟,夜长为 小时。此时B点太阳高度是 度,时间是 点钟,昼长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湖泊示意图,其沉积物一年中由粗和细两层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该湖泊沉积物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冰川作用、风化作用 B. 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C. 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D. 风化作用、风力作用
【2】该湖滨湿地广布,其中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位于湖泊的
A. 西北部 B. 东北部 C. 东南部 D. 西南部
【3】湖泊沉积层是可还原古代气候环境,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
A. 冬季风力偏大 B. 夏季气温偏高 C. 夏季降水偏多 D. 冬季光照较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苏州古城以水为特色,至明末水系达到鼎盛时期,清代以来人烟辐辏,水系进入衰落阶段,现今苏州古城依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雅风貌。
材料二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南北向河道的东岸是街道,西岸是建筑;而东西向的河道北岸是街道,南岸是建筑。南北向河道并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南偏东7014’。据中科院调研表明苏州古城滨河区气温比远离河道的街区低1-2℃,尤其是夏季温差更大。
材料三经过平江路的丁香巷,都会想起戴望舒那首著名的诗《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叉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1)分析古城水巷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原因。
(2)从河水减温效应分析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布局的合理性。
(3)说明《雨巷》中的降水成因及路面材料。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简述清代古城河道减少的原因。
问题②:简述苏州市保护古城河道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干流全长 1037 千米,流域面积 8.792 万平 方千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乌江“天险”的成因。
(2)根据图文材料,评价乌江干流进行梯级水能开发的地理背景。
(3)))根据图文材料可知,从生产协作的角度乌江流域可以发展 、 、 等工业部门。请从地域联系(除生产联系)的角度提出促进该地相关产业发展的两条建设性意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两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图中①②两处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是
A.洋流 B.地形 C.大气环流 D.纬度位置
【2】乙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大于甲地,其主要原因是乙地
A.纬度低 B.夏半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C.海拔低 D.冬半年受来自海洋的气流控制
【3】关于图中①③两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气温年较差大于①地 B.两地河流均有冰期
C.两地自然带相同 D.①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小于③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