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在工业化阶段,整个区域处于
[     ]
A、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B、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C、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D、高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0110 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出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开始转向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呼之欲出。据此回答1—2题。
1、2002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6%、52%、42%,
    这个比值说明
[     ]
A、长江三角洲兴起可以脱离第一产业的支持
B、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稳定
C、三次产业比例失调,城市发展不合理
D、当地农村人口已全部转化为城镇人口
2、长三角都市圈、纽约都市圈、北美五大湖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巴黎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六大城市目
    的共同特征是
[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暖湿气候
C、平坦的地形
D、便利的海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天津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工业社会阶段,一些工业基地的地域分布摆脱了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主要原因是:

[     ]

A、地理位置优越,海运发达
B、出现超高压输电技术
C、新兴的消耗资源、能源少的工业兴起
D、石油的开采和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渔……”,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是
[     ]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2、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地关系是
[     ]
A、基本协调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C、环境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1953~2000年江苏省人口变化的情况表,据表回答1~2题。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     ]
A、1990-2000年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B、1990-2000年间江苏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加快
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D、1990-2000年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2、对上题得出的正确答案,你认为导致这种事实的主要原因是
[     ]
A、江苏仍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能生产出更多 的粮食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
C、江苏的人文发展指数(HDI)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D、江苏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很多家庭迁居外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关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
②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
③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关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B、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形成
D、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湖南省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回答1~3题。
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的
[     ]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联系性
2、正确表示江苏三区域间人口主要流向的是
[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3、图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迁移方向是
[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上海与拉萨纬度相差不大,但自然景观差异显著,产生的原因是
[     ]
A.经度不同
B.距海远近不同
C.海拔差异大
D.人类活动差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