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 B.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C.10月6日最易出现霜冻 D.10月5日恰逢冷锋过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莆田十一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商场经营的下列四种产品中,有可能取得环境标志的是( )
A.蟒蛇皮背包 B.含磷洗衣粉
C.无氟冰箱 D.一次性木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莆田八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西南某地区主要铁路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中,受地质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铁路线⑤于1997年12月25日全线通车并投入运营,是我国首条公司化合作的铁路。影响该铁路走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
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3.在图中M、N两城市的商业网点,居民能买到鲜活的海产品,其主要原因是( )
①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
②包装技术的进步
③冷冻、保鲜技术的进步
④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北省、新洲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联合国2000年预测的21世纪上半叶主要国家人口迁移数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菲律宾 | 14.4 | 英国 | 13.6 |
印度尼西亚 | 18 | 澳大利亚 | 8.3 |
1.据表,21世纪上半叶世界人口迁移的突出特点是( )
A.由东半球国家迁入西半球国家
B.由北半球国家迁入国家南半球
C.由发展中国家迁入发达国家
D.由内陆国家迁入沿海国家
2.形成上述人口迁移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灾难 B.经济差异
C.政治迫害 D.种族歧视
3.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减少迁出国的就业机会 B.增加迁入国的劳动力数量
C.加剧迁入国的人地矛盾 D.缓解迁出国的资源环境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乐清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日照图 ,完成下列问题。(8分)
(1)该图表示的是 (北半球节气)的日照情况。
(2)ACE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
(3)在图中A.B.C.D四点中,其中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同时日出(或日落)的有 ,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4)C点的地方时为 点,D点的地方时为 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乐清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农田中释放人造烟雾防冻害的原理是( )
A.烟雾能阻挡寒流 B.能增加地面辐射
C.烟雾温度比空气温度高 D.使大气逆辐射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富阳市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亚洲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泰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
A.台风活动频发 B.锋面活动频繁
C.气温变化大 D.季风的不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从化市高一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在高纬度表现较为明显
B.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
C.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D.这种地域分异规律表现为沿纬度变化方向上的分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