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学者张国刚认为,刘邦在打天下过程中,有两类帮手,一类是“职业经理人”,比如萧何、张良,此类人战后论功行赏,出任各种职务;第二类是大小“股东”,他们分封为诸侯王。刘邦只是这些诸侯王推举的“董事长”。下列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汉初郡国并行制是顺势而为
B.刘邦分封诸侯符合历史潮流
C.汉高祖未实现皇权高度集中
D.两类帮手推动中朝制度形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活与观念
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梦梁录》卷十八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
时代 | 人物 | 主要思想 |
战国 | ① | 仁政学说,“民贵君轻” |
荀子 | ② | |
③ | 董仲舒 | “天人感应”学说 |
南宋 | ④ |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
(1)分析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以及其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
(3)完善材料三的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越来越遥不可及。这些稀奇古怪的宇宙论不能符合人的需求,并且与人的基本经验背道而驰。……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 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哲学发展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呈现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伏尔泰的思想为例,说明法国哲学家们是如何“改良社会和人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C
I went to Arizona earlier this month to see what the college of the future might look like. What I found is an exciting new era of higher education that will help more students get a great, personalized education at an affordable price.
This future may not always include the lecture halls, dormitories, and other features of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experience. Instead, the colleges I visited are experimenting with ways for students to get their degrees online, allowing them to take courses any place and at any time.
These “colleges without walls,” as they are sometimes called, are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effort to broaden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especially for low-income students with full-time jobs and families. During my visit, I heard encouraging stories of students who were taking advantage of these flexible learning models to pursue degrees that could put them on paths to new careers.
One of those students was Shawn Lee. He had a compelling story: After dropping out of college decades ago, he found himself in a series of low-paying, often back-breaking jobs. He recently decided to get his degree when he had his first child and wanted to start building a better life.
Tucked away in an industrial park in Tempe, Rio Salado didn’t look much like a traditional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 were no students running to class. Just a couple of glass-faced office buildings. The college had just 22 full-time faculty serving 60,000 students, with more than half of them attending classes online.
Several students I met during my visit said they liked learning online. “I’ve taken college classes in a big auditorium with herds of people. There was no personal connection,” one student said. “Now I can reach my teacher with the click of a mouse.”
After several days’ visit, I left Arizona feeling quite optimistic about what the future holds for higher education.
【1】What does “colleges without walls” in the third paragraph refer to?
A. Colleges that have no walls around.
B. Colleges that students attend online .
C. Colleges that can be entered freely.
D. Colleges that give students more freedom.
【2】 What made Shawn Lee return to attend college again ?
A. That he has nothing to do.
B. That he couldn’t find a job.
C. That the cost of the college is low.
D. That he wanted to find a better job.
【3】How did the writer feel after the visit ?
A. Hopeful. B. Dissatisfied.
C. Disappointed. D. Upset.
【4】What is the writer’s purpose by writing this passage?
A. To explain what “colleges without walls” are.
B. To advertise the colleges.
C. To encourage people to attend higher education.
D. To introduce a new model of educatio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整理而成。根据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官吏职责,判断其所对应的官僚机构分别是
官僚机构 | 机构职责 |
① | 掌典领百官 |
② | 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通“专”)判省事 |
③ | 掌佐天下执大正,,而总判省事 |
④ |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 |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B.尚书省、礼部、中书省、户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户部
D.户部、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
——摘编自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689年,“民会国会”在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英国王位后,就有意把王冠连同拟好的《权利宣言》一同呈献给他们。由此,英国历史上出现“双王共治”的局面。议会此举暗示
A.双王制衡,稳定政局
B.议会扶持,继位合法
C.王权受限,议会主权
D.议会控权,王位虚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
材料二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材料三 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
(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社会改革方案
B.太平天国集团的内部争斗削弱了向心力和战斗力
C.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社会力量
D.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错失战略发展机遇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