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雨林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里雨林被毁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过度的城市建设
C.商业性伐木及迁移农业 D.环保意识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①、②、③分别是(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西湖中学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大洲中大陆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
A.亚洲、欧洲、南美洲 B.亚洲、欧洲、北美洲
C.非洲、亚洲、北美洲 D.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个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甲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4分)
(2)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有 。(4分)
(3)甲、乙两区域的环境问题有明显的差异,甲区域主要表现为森林减少、 、 等生态问题,乙区域表现为大气污染、 等污染问题。(4分)
(4)针对乙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常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读下图,关于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第Ⅰ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
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
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造成今天长江中下游地区“粮仓”地位下降的相关原因是( )
①稠密的人口和相对较少的人均耕地
②农村也以发展工业为主
③稠密的水网导致较为破碎的耕地
④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粮食商品率低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
1.对该县1949~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约翻了一番
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
C.荒漠化面积扩大约3倍
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
2.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耕地面积的变化
C.放牧强度的变化 D.气候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 444千米 B.3 333千米
C.2 222千米 D.1 823千米
2.若一架飞机从N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M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西北再西南
3.与N点关于赤道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60°N,80°E B.60°S,40°W
C.60°S,140°E D.60°S,80°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孟津二高高二10月份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中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完成下列各题。
1.川气东送工程实施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交通条件
C.经济因素 D.气候因素
2.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