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甲、乙两省的轮廓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R1河段与R2河段比较,R1河段
A. 含沙量大B. 冰期长C. 流量大D. 无污染
【2】乙省比甲省
A. 海岸线长B. 人口密度小C. 纬度低D. 气候温暖
【3】甲乙两省的简称分别是
A. 苏、浙B. 晋、宁C. 豫、皖D. 鲁、黑
【答案】
【1】A
【2】B
【3】D
【解析】
【1】A、甲图R1河流为黄河,乙图R2河流为松花江,黄河含沙量大,A正确;
B、松花江纬度高,冰期长,B错误;
C、黄河R1河段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流量小;松花江R2河段上游有大量支流汇入,水量大,C错误;
D、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及中下游众多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R1河段污染较重;松花江R2河段上游有大量沼泽,起到降解污染的作用,D错误;
故选A。
【2】A、乙省是黑龙江,不临海,A错误;
B、据图中数据计算可知,黑龙江人口密度小,B正确;
C、甲省为山东省,纬度低,乙省纬度高,C错误;
D、乙省是黑龙江,纬度高,气候寒冷,D错误;
故选B。
【3】甲省是山东省,简称是鲁,乙省是黑龙江,简称是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血迹石”是约三亿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后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时代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根据文字材料和右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分别是
A. ②—花岗岩和①—石灰岩 B. ③—大理岩和④—砂岩
C. ①—石灰岩和④—玄武岩 D. ①—砂岩和②—片麻岩
【2】下列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 “血迹石”的出现经历了内力与外力的共同作用
B. “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 “千人石”一定具有层理构造
D. “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左图曲线代表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年龄在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所占比例(说明:2018年以后为估算),右图为其中一国人口金字塔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左图中,代表印度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2】右图最可能是哪个国家2020年的人口金字塔
A. 甲B. 乙C. 丙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扎龙湿地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湖泊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下左图为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右图为齐齐哈尔年降水量与径流量月分配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④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2】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 涵养水源B. 调蓄洪水C. 美化环境D. 保护生物多样性
【3】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A. 1月至2月B. 3月至5月C. 6月至9月D. 10月至12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蛋白石之都”库珀佩地只有3500名居民,大多数生活在地下的房屋。下图示意库珀佩地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915年,库珀佩地吸引人口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 耕地廉价 B. 矿产开发 C. 交通便利 D. 草原广阔
【2】库珀佩地的居民生活在地下,是因为当地
A. 淡水缺乏 B. 多沙尘暴 C. 气候炎热 D. 土地紧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进程的折线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 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 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 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北川河为湟水河的最大支流。据调查发现,河流含沙量除与植被覆盖度、土壤条件有关外,还与人类活动有关。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下图的左图为“湟水河流域分布图”,右图是“1995年至2010年按年序含沙量与植被覆盖度散点关系图”。
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两河流域含沙量的差异及原因
A. 北川河流域因水库冲淤含沙量较大B. 湟水河流域因人类活动频繁含沙量较大
C. 北川河流域因土壤疏松含沙量较大D. 湟水河流域因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
【2】1995—2010年两河流域含沙量与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是
A. 植被覆盖度增加,含沙量减小B. 植被覆盖度增加,含沙量增大
C. 植被覆盖度减少,含沙量减小D. 植被覆盖度减少,含沙量增大
【3】1995—2010年两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 水位季节变化增大B. 蒸发减弱
C. 气温年变化增大D. 地下水位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江西省大余县素有“世界钨都”之称,但现在正面临资源逐渐枯竭的严峻挑战,多年积累的问题凸显。下图为大余县地理位置图。
(1)从地质角度分析钨矿开发可能对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针对上述问题,请提出合理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巴尔喀什湖,以湖水东部咸西部淡著称于世。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不属于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是
A. 东部农业发展的重要灌溉水源
B. 缩小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
C. 阻碍沙漠扩展的重要屏障
D. 提供较为丰富的鱼类产品
【2】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
A. 甲河泥沙含量更丰富
B. 乙河沿途植被覆盖更好
C. 甲河流量更大
D. 乙河入湖口较深
【3】图中沙漠的成因是
A.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 地处内陆,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C. 常受到来自北冰洋的干冷气流影响
D. 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