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北京时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为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为东经120°的地方时

  C.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D.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A


解析:

区分地方时与区时,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的区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西省吕梁市英杰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北京、杭州等地曾受“日凌”的袭击,广播、电视、通信信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北京天文台介绍,每年的春分、秋分前后,太阳、地球和同步通信卫星将会呈一线排列。这时,通信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较强的电磁波辐射就会进入接收系统,干扰通信业务信号,产生所谓的“日凌”现象。读图回答下题。

(1)

下列有关“日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日凌”产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同步通信卫星之间

B.

“日凌”是太阳本身的一种异常活动

C.

“日凌”是太阳对卫星通信的干扰现象

D.

“日凌”是太阳黑子爆发的结果

(2)

2009年9月底发生“日凌”现象时,地球位于图中的

[  ]

A.

①处附近

B.

②处附近

C.

③处附近

D.

④处附近

(3)

当地球运行至①处附近时

[  ]

A.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

B.

北京的白天时间比杭州的白天时间长

C.

中南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D.

亚平宁半岛受西风带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北京、杭州等地曾受“日凌”的袭击,广播电视、通信信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北京天文台介绍,每年的春分、秋分前后,太阳、地球和同步通信卫星将会呈一线排列。这时,通信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较强的电磁波辐射就会进入接收系统,干扰通信业务信号,产生所谓的“日凌”现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有关“日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凌”产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同步通信卫星之间

B.“日凌”是太阳本身的一种异常活动

C.“日凌”是太阳对卫星通信的干扰现象

D.“日凌”是太阳黑子爆发的结果

2003年3月发生“日凌”现象时,地球位于图中的

A.①处附近       B.②处附近        C.③处附近         D.④处附近

当地球运行至①处附近时

A.开普敦炎热干燥                         B.北京的白天时间比杭州长

C.中南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D.亚平宁半岛受西风带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北京、杭州等地曾受“日凌”的袭击,广播电视、通信信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北京天文台介绍,每年的春分、秋分前后,太阳、地球和同步通信卫星将会呈一线排列。这时,通信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较强的电磁波辐射就会进入接收系统,干扰通信业务信号,产生所谓的“日凌”现象。读图回答题。

.下列有关“日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凌”产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同步通信卫星之间

B.“日凌”是太阳本身的一种异常活动

C.“日凌”是太阳对卫星通信的干扰现象

D.“日凌”是太阳黑子爆发的结果

.2003年3月发生“日凌”现象时,地球位于图中的

A.①处附近 B.②处附近 C.③处附近 D.④处附近

.当地球运行至①处附近时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

B.北京的白天时间比杭州的白天时间长

C.中南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D.亚平宁半岛受西风带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北京、杭州等地曾受“日凌”的袭击,广播电视、通信信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北京天文台介绍,每年的春分、秋分前后,太阳、地球和同步通信卫星将会呈一线排列。这时,通信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较强的电磁波辐射就会进入接收系统,干扰通信业务信号,产生所谓的“日凌”现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日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凌”产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同步通信卫星之间

B.“日凌”是太阳本身的一种异常活动

C.“日凌”是太阳对卫星通信的干扰现象

D.“日凌”是太阳黑子爆发的结果

2.2003年3月发生“日凌”现象时,地球位于图中的

A.①处附近       B.②处附近        C.③处附近         D.④处附近

3.当地球运行至①处附近时

A.开普敦炎热干燥                         B.北京的白天时间比杭州长

C.中南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D.亚平宁半岛受西风带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