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0~2008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高紧张状态的地带是( )
A.1300米以下地带 B.1300~1600米地带
C.1600~1900米地带 D.1900~2500米地带
2.2000~2008年,该地1000米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开垦耕地 B.人口减少 C.稻田改菜地 D.人口增加
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山东丘陵 D.柴达木盆地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二下期中理科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检测内容包括
①旱情 ②水灾 ③森林火灾 ④农林病虫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贵州省高三押题卷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时间2016年04月17日07时58,厄瓜多尔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于厄瓜多尔沿岸近海附近(北纬0.46度,西经79.73度),距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约175公里。震源深度20.2公里。因地震灾害,厄瓜多尔全国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图M是震中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震中附近海域属于
A.消亡边界,海沟 B.消亡边界,海岭
C.生长边界,海沟 D.生长边界,海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模拟考最后一卷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细作用能使液体在毛细管内沿管壁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当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时,地下水可沿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面附近。原生铜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自然界中原生铜矿化合物可溶于水。
纳米比亚是世界重要的产铜国,矿业、渔业、畜牧业为传统支柱产业。M地为深水良港,一度成为重要的铜矿出口港。下图示意纳米比亚主要矿产分布及P地地下含铜量变化。
(1)分析P地附近地表含铜量高的形成过程。
(2)简析M港成为重要铜矿出口港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纳米比亚修建炼铜厂?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下学期适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下图为2000~2012年北京三次产业比值变化与用水量变化示意图。
分析图示时间北京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阿勒颇附近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生产地之一。该地棉花多在四到五月种植,九到十二月收获。
读阿勒颇地理位置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分析阿勒颇附近地区棉花收获期可能遭遇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丘陵平原为主
C.海岸线曲折
D.相对高度小
2.下列叙述,不符合A地气候特征的是( )
A.年降水量较多 B.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C.终年高温,年温差小 D.11月到12月,2月到5月降水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一中高一4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暖锋造成 D.冷锋造成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D.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3.此天气系统易造成
A.我国南方春季阴雨绵绵的天气 B.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C.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3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为3.3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0.03%。结合江西省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 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土壤盐碱化加重 B.湖泊淤积
C.河床抬升 D.水旱灾害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