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该省南部的高大山脉是我国( )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②南方与北方的界线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④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高三10月测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3月1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大风降温,出现雨雪天气,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我国西南地区的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14年3月13日我国北方风雨降温,而西南地区高温干旱持续,形成这种气象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北海陆位置差异大 B.南北地形差异大
C.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差异大 D.南北纬度差异较大
2.材料中显示的内容,充分说明了我国季风气候的( )
A.可预测性 B.规律性
C.不稳定性 D.地区间的相似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西北某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1.与成都平原相比,该地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源不足 D.土壤肥沃
2.该区域聚落空间分布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
A.沿太阳辐射强地段分布
B.沿自然资源丰富区分布
C.沿河流、绿洲与山麓分布
D.沿山脉走向呈带状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分析,关于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乙图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I、Ⅱ、Ⅲ三处岩石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Ⅲ、Ⅰ、Ⅱ D.Ⅱ、Ⅰ、Ⅲ
2.左图与右图中岩石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Ⅰ一乙 B.Ⅱ一丁
C.Ⅲ一丙 D.Ⅳ一甲
3.若左图中I岩层为隔水层,其他沉积岩层均为透水层,则最有可能存在地下水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主要 灾害 种类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 | 酸雨 雪灾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 | 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 | 干旱 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
1.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
A.台风、洪水、沙漠化
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C.干旱、洪水、蝗灾
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2.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海域8月表层水温分布,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③处洋流流向主要取决于( )
A.地转偏向力 B.水温特征
C.盛行风向 D.陆地轮廓
2.导致图中①处等温线分布比②处明显密集的原因是( )
A.①处寒暖流作相向流动 B.①处寒流流经
C.②处寒暖流作相向流动 D.②处暖流流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