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如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某区域地形类型中的山脊或山谷,点a.b.c对应的海拔分别为900米、600米、300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①、②、③、④沿线坡度最平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降落到P点的雨水会向哪个方向流动 ( )

A.南方 B.东南方

C. 北方 D.西南方

1.A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

2.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画图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合肥市年平均气温(1982-2004年)滑动平均值趋势变化图”,推断下列各项中与合肥市年平均气温变化关系不大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绿地面积减少

D.太阳辐射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岩石类型,正确的是( )

A.甲——沉积岩

B.乙——喷出型岩浆岩

C.丙——变质岩

D.丁——侵入型岩浆岩

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③——重熔再生

B.④—一外力作用

C.⑤——地壳上升

D.⑥——固结成岩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校上期高二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世界产业转移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若①~④表示世界产业转移的四个阶段,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将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等产业转向日本

B.②表示上世纪70、80年代 日本将钢铁、纺织工业转向香港

C.③表示上世纪80年代,香港将轻纺、玩具、钟表、小家电等工业转向珠江三角洲

D.④表示近些年来珠江三角洲将电子计算机、核工业、宇航工业等转向粤北

2.珠江三角洲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原材料和能源丰富 ②劳动力廉价且充足 ③交通便利 ④科技

力量雄厚 ⑤土地租金低 ⑥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3.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此过程中,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加剧

B.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内的经济差异

C.扩散了珠江三角洲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

D.实现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双赢,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校上期高二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左图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右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完成下列小题。

1.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 )

A.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

B.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

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

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

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

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桐乡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1.影响图示20 ℃等温线西半段走向的因素主要有( )

①地形 ②洋流 ③太阳辐射 ④河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此时节( )

A.P地炎热干燥 B.Q地较P地气温低

C.Q地高温少雨 D.P地较Q地降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桐乡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若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a=b=c=d B.b>d>c>a

C.a>c>d>b D.c>b>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 )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非地性分异 D.垂直地域分异

2.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C.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

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京广高铁北京至郑州段于2012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至此,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京广高铁全线贯通。京广高铁是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重要“一纵”,线路北起北京,南至广州,全长2298公里。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京广高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是重点

B.体现了交通运输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发展

C.说明在现代铁路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科技、地形因素

D.京广高铁串起五大城市经济圈

2.有关京广高铁建成通车重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沿线社会经济的发展

B.京广高铁的开通将加快沿线城市群一体化进程

C.老京广线将全部承担货运任务,大大增强南北货运能力

D.密切中部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构建贯穿南北的运输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