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把PH值<5.6的降水称为酸雨,H值<4.5的降水称为重酸雨。下图表示重庆市某年降水平均PH值和酸雨频率分布。

结合材料描述重庆酸雨时间分配特点,并分析该市冬季酸雨特点的成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陕西省高考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四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页岩气是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分布于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其温室效应远大于二氧化碳)。目前页岩气开采的主要方法是钻井后将大量含有支撑荆(主要成分为沙、盐酸、苯等,主要起支撑裂口的作用)的高压水注入到地下页岩层内,使页岩破碎并释放出岩石中的天然气。

试简述开发页岩气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怀仁县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考前考前冲刺模拟地理试卷(2)(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贵州省人口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注: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约为60%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据是以该省常住人口为准 B.人口数据是以该省户籍人口为准

C.贵州省城市水平高于全国水平 D.贵州省城市水平低于全国水平

2.贵州省近几年( )

A.总人口数持续增加 B.处于城市化早期阶段

C.人口流出外省现象严重 D.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考前考前冲刺模拟地理试卷(2)(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遮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变化图(人口红利最高年份即为劳动力人口占比重最大年份),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红利开始减弱的年份约

A.1980年 B.1993年 C.2014年 D.2021年

2.我国人口红利期结束时间约为2030年,2016年开始实施普遍二孩政策,这个时间差主要考虑

A.人口老龄化严重 B.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

C.妇女生育率太低 D.小孩长成劳动力需要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海南省高三考前押题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的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泾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关于泾河水文特征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泾河流量小,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河流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因为所处纬度高

C.河流水文季节变化大,与季风影响有关

D.河流含沙量小,是因为天然草场植被保护良好

2.《诗经>有“泾以渭浊”,故人们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而现在人们发现,在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渭水比泾水清。其自然原因可能是

A.泾水流域植被破坏严重 B.泾水流域落差小,冲刷力小

C.渭河地势平坦,泥沙沉积的多 D.渭河水量小,携带的泥沙少

3.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建设的三门峡水库大坝,对渭河造成巨大的影响。关于对渭河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大减少了渭河流域的水、旱灾害 B.渭河水位抬升,流速减缓

C泥沙淤积减少,利于通航 D流速加快,自净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考前冲刺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在内蒙古的经济版图上,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呼包鄂区域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新兴的鄂尔多斯市在丰富的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资源基础上工业迅速崛起。

材料二:呼包鄂附近区域图

材料三:2008年鄂尔多斯市工业产值增加值构成图

(1)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河套平原形成"塞上米粮川"制约条件是__________,农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呼包鄂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鄂尔多斯市规划新建一个工业园区,根据材料三,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最适宜选择的三类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郫县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钢铁企业100多年来,厂址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读图和表,回答下列问题。下表是不同阶段,每冶炼一吨钢所需要的煤、铁矿石(单位:吨):

(1)第Ⅰ阶段,钢铁厂选择在哪里布局?请说明理由

(2)第Ⅱ阶段,厂址又迁到了哪里?请说明理由。

(3)引起钢铁厂选址变化的最主要两个区位因素是什么?

(4)结合材料归纳该区域促进钢铁企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合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一6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19世纪中期,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开放长期封闭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洪流。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材料三 “闯关东”线路示意图。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