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特种禽畜养殖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技术改进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改变
2.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土壤 B.地形和气候
C.水源和气候 D.水源和土壤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贵州册亨县民族中学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 “相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关李军家购物的选择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选A中心地 B.一定选B中心地
C.一般选A中心地 D.一般选B中心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所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福州八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该城市城区的有利条件是 、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 因素的影响。
(2)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的表现为 ;吸引大批乡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3)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拟在图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
②拟建大型超级市场的有利条件:
③拟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福州八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纵坐标①~⑤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管道运输除外)四项指标的比较,Ⅰ~Ⅴ代表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运输方式的代号中,最利于人们日常出行的是( )
A.① B.② C.⑤ D.③
2.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甲:小麦一从美国到中国选用③
乙:石油一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
丙:鲜花一从荷兰到中国选用①
丁:铁矿一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
A.甲、乙 B.丙、丁 C.甲、丙D.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福州八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
A.上海市 B.北京市
C.西藏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
2.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的低,其原因是上海( )
A.经济发达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 D.自然条件优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一下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厦门高一下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辽中南工业区局部图和德国鲁尔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初期,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煤炭丰富 B.水能丰富 C.铁矿丰富 D.政策支持
2.从图中看,两工业区钢铁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A.海洋运输 B.管道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秦安县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澳大利亚农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 图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现代混合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季风水田农业 D.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2.图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水稻种植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B.种植与休耕交替利于保持土地肥力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气候干燥,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